浙江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采用大纲解析来研习政治,有些伙伴则推崇精讲精练,两者相似于全书,挑选一本专心研读即可。每完成大纲解析的一章,我会对应做一次1000题,答案最好另记,因为需要反复练习,我通常记录在小本子里,并将错误题目带回到大纲解析中寻找答案,用红色标记出来。初次尝试可能会犯不少错,这样实际上相当于重新温习了一次大纲解析。我的进度较缓,到八套卷出现前,我已经对大纲解析和1000题进行了两次复盘。
正确利用八套卷的方法是,专注于解答选择题,错误部分回归大纲解析深入理解,主观题则无需死记硬背,仅需关注首道马克思主义原理题目,了解其分析思路。至于肖秀荣四套卷的主观题,则必须全部熟记,因为肖秀荣教授在考研政治领域极具权威。临近考试时,市面上会出现各种预测题,但若试图全部掌握,会消耗大量时间,我认为专注记忆肖四足矣。历年成绩表明,选择题对于提高分数尤为关键。
几乎每位考生手中都会有一本风中劲草核心考点,书中提炼了所有考点,类似于精简版的大纲解析,适用于后期快速复习。然而,我更倾向于阅读大纲解析,因为它详尽的解释比简单的条目列举更能吸引我,因此风中劲草并未成为我的首选。
事实上,整个备考期间,英语和政治的学习相对轻松。如果你对政治缺乏兴趣,不妨尝试培养好感,其实政治相当有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方法论有助于我们解决日常问题,而学习近代史则需要自行构建时间轴,将重大历史事件串联起来。考研之路漫长,不必总期盼早日结束,这只会让你心浮气躁,倒不如适应现状,专心思考如何充实每一天。
考研英语方面:
我英语水平一般,不好也不坏(六级550+)。暑期我只背了单词。随便借了本单词书,一个一个地背,不会的单词做标记,第二遍再背,会了的单词划掉,第三遍再背。每天根据自己能承受的单词量安排一下就好。除了英语单词书,我也安装了单词软件在手机里,没事就看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涵盖了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领域的基本理论框架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育学原理中的教育目标、教育功能、教育过程等概念,需深入理解其内涵并能灵活运用。中外教育史则要求了解各个时期教育的发展脉络和重要人物的思想,这不仅需记忆,更需理解历史背景和社会影响。教育心理学部分,要关注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学习动机、教学策略等内容,这些都是设计有效教学活动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阅读-笔记-复习”的三步法。广泛阅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做好详细的笔记,将关键知识点整理出来,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定期回顾和复习,不断巩固加深印象。做历年真题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帮助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
对理论性较强的部分,尝试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理解和记忆。比如,当学习教育心理学时,找一些真实的教学情境,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有助于理解,也有利于提高答题时的应用能力。
再者,讨论和交流也是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寻找志同道合的研友,共同探讨问题,相互解答疑惑。有时候,别人的一个视角或解释可能会你豁然开朗。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庞大的知识量和压力,要有耐心和毅力,自己能够一步步走过来。每天坚持学习,保持稳定的节奏,不必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