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系列(包括1000题、历年试题及知识点手册)——1000题搭配专用的红宝书来操练,做完后紧接着通过历年真题继续深化(据说每年都有重复题目,你们都清楚)。至于知识点,就是需要大量背诵,特别推荐2014年那本小册子,它将选择题与大题分门别类,非常符合我的学习习惯,使用体验极佳。对于政治主观题,我个人坚信肖四必须深入背诵且熟练掌握,因为肖秀荣教授的实力毋庸置疑,就算没预测到原题,你记忆中的素材依然能派上用场。不过,别只寄希望于肖四,在考试前的一个月,每天留出一小时去记忆其他来源的大题资料,例如徐涛老师的课程,今年我就额外背诵了一些关于十九大的专题和其他专题内容,即使记得不全,在考场也能灵活运用一点半点。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中有部分章节是比较难的,深究下去都很复杂,但是考研几乎不考这些陈旧的内容了,学习这一块量力而行。九月份开始还是继续做题,这时候做1000题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把做错或者不会的题整理在本子上,写出自己错误地方、相关的知识点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可以说是场持久战,从开始到结束,哪一天都不能落下。前期主要任务是背单词,根据个人情况列个计划每天背多少页然后照着来,因为后面要做阅读占用的时间比较多,可以前期任务量稍大一些。书上有部分真题里的长难句,有时间建议好好看一下,对于后面做阅读很有帮助;第二天背新单词之前复习一下前一天背过的,根据熟练程度区别标注一下,方便后面巩固,每个周或者每个月都拿出一点时间来回顾检查之前背过的,不断地检验背诵效果以及时调整计划,背单词不在于多,而在于效果。单词前前后后大概刷了6.7遍吧,前面几遍刷的慢没关系,后面会越来越快,而且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单词的重要性了,英语的准备可以说是环环相扣,所以单词一关必须打好基础。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经济学原理涉及众多的基本概念,如供求关系、机会成本、边际效用、市场均衡等。这些概念不仅是理论框架的基础,也是分析问题的工具。对每个概念,不仅要它的定义,更要理解其背后的含义和应用场景。例如,理解供求定律如何决定市场价格,以及价格如何调节市场供求,这对理解市场经济运行至关重要。
掌握模型和图表。经济学中的IS-LM模型、AD-AS模型、 Phillips曲线等都是重要的分析工具。凭绘制和解析这些图表,直观地理解宏观经济现象和政策效应。练习画图和解释图像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帮助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增强记忆。
再者,理论联系实际。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科学,理论需与现实相结合。阅读经济新闻,分析经济数据,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这样既能检验理解,也能提高分析能力。比如,你尝试用供需理论去解读房价变动,或者用货币政策来分析通货膨胀的原因。
定期复习和做题。经济学原理的知识点繁多,定期复习巩固记忆。大量的习题训练帮助熟悉考试形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推荐使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作为主要教材,配合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做为补充,这两本书的习题集都十分丰富,涵盖了大部分考试可能涉及到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