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当初我对政治的成绩着实担忧,生怕无法达标。然而实际上,我在政治学习上下了不少功夫,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期望能帮助到你们避免走弯路。七月时,看见考研群里有人已经开始政治复习,于是我也购买了肖秀荣的1000题,先是用铅笔做完一遍,再用圆珠笔重做一次,接着反复练习那些错题。除了这套习题,我主要依靠听课来提升效率。到了十月,我转而专注于基础知识点,绘制时间线,记忆重大事件,并构建框架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原理。遇到困惑,我会向老师请教,他们总是耐心解答。进入十一月和十二月,我购入了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发现选择题部分还算顺利,于是我开始背诵主观题。对于政治考试,我一直觉得自己准备得不错,谁知考前一天过于激动,难以入睡,考试时又太过紧张,大脑一片混乱,只能靠抄袭材料勉强完成试卷。我希望你们能比我更有毅力,在考试中展现出最佳的状态。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之后差不多课本看完就得开始全书了,现在看全书就会有这种感觉:嗯,这个知识点之前见过,这个这么用是用了什么什么原理,当时就是这种感觉,第一遍看课本基础已经足够扎实,现在要做的就是把熟练度练上去。这个阶段差不多是刷题阶段,其实也不多,也很快就过去了。11月我开始引入真题训练,这时我要求自己每天做两套真题,所以一星期就做完了历年真题。但这里要说明的是,要注意知识盲点的补充和错误的改正,有时我在这方面花的时间比做题还多,之后我也是趁热打铁接着做历年真题第二遍,用的仍然是李永乐的,在这期间又温习一遍复习全书(只看错题本)。
考研英语方面:
我个人感觉自己英语还可以,所以也就没有在这上边花太多时间。做第一篇考研阅读好像是在8月中旬的时候。8月中旬——9月中旬,把150篇基础篇做完了,我做的还是10年的,当时买的旧书,一次做两篇,顺便纠正、查单词,每次就这样一下午就过去了。9月中旬——11月,连做带看了张剑的真题黄皮书,感觉写的还可以。11月——12月,做了12年的150篇基础篇,这次是掐点,70分钟4篇阅读,每次也要错1到6个,但平均下来一般是3个,感觉状态还可以,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写作文了。真题这时候我做了第二遍(没必要做第三遍了,因为两遍下来答案都记住了,不过真题里面的生词一定要全部消灭掉)12月——1月,买了《最后5套题》和何凯文的《最后8套题》,进行套题训练。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化工安全的基础理论至关重要。包括化工过程的风险评估、危险源识别、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等基本概念,这些都是构建化工安全思维的基石。深入阅读教材,结合实例去理解这些理论,更好地把握化工安全的本质。
熟悉并掌握各类化工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例如,反应釜的操作、储罐的安全管理、管道的安全检查等,都需在理论基础上,结合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这需经常查阅相关手册,模拟实操场景,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再者,化工安全法规的学习不可忽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是行动的准则,了解并遵守这些规定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风险。我会定期关注最新的法规动态,凭网络资源、研讨会等方式加深理解。
案例分析是深化理解的重要途径。凭对历史事故的研究,从中吸取教训,理解事故的发生机制,从提高预判和防范能力。每次分析都是一次生动的警示,提醒要时刻保持警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凭实验室实习、仿真模拟训练等方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建立自有的化工安全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