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德语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真的没什么复习方法可以说的,因为说白了,这是一个可能费力不讨好、可能不费力却讨好的科目。不过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选择真的很关键,尤其是多选,要费工夫好好记一记,多做一些选择题,最起码留个印象。新大纲下来之前把把马原部分学完,这部分重在理解,然后开始看新大纲。我记得到最后,我的大纲解析看了4遍,肖1000做3遍就差不多了。主观题部分,那就靠最后一个月突击,到时候会有各种最后N套题,多看看出题方向和思路,然后各种背,昏天暗地的背,相信你自己就可以了,当然,有的同学背的明明很多,但考试的时候却不知道该不该写,有一种感觉叫:考过后看看标准答案,我其实背过了,但在考场上我并不知道那就是答案。所以思路很重要,能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你所知道的知识更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新题型和完型填空,这两部分我是放在最后的,因为新题型比较简单(但是因为自己考英语的时候坐错位置心情受到影响最简单的应该拿满分的新题型错了3个哈哈哈哈,但是你们别怕,这个真的很简单的),还有就是完形填空的话基本上大家得分都比较低,考试的时候是放在最后才做的,所以我大约在考前一周左右才把真题卷子的完型做了几篇。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没有太大的关系。真题我是五月份开始的,但是从1994年的开始做起,翻译。因为自己基础差,所以从简单的做起。如果感觉自己英语还好的,可以从2000年以后做起。英语真题我是差不多过了五遍。但是我不想说具体的每个阶段的时间,这得视情况而定。到9月份之前英语保证每天5,6个小时的时间。不是说做的遍数多就好了,关键是搞清楚,弄明白,把每道题弄透。作文一定要练,自己写。可以背模版,但是不要死套,要灵活运用。后期的自我模拟特别特别重要。这可以让你明白时间是多么紧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德语翻译基础”,这门科目既要求扎实的语言功底,又需深厚的文化背景理解。我在备考时,把重点放在了阅读大量的德语文献和新闻上,以提升词汇量和理解能力。每天坚持做翻译练习,从简单的句子到复杂的段落,逐步提高翻译速度和准确性。我建议使用权威的德汉双解词典,并尝试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不要忽视德语成语和习语的学习,它们往往能在翻译中增添色彩。还要注意,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意境的传达,了解德国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至关重要。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这门科目看似广泛,但其实有其内在的逻辑。我建议大家系统性地复习中国历史、文学、哲学等基础知识,关注时事热点,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写作部分,我主张多读、多写、多改。阅读优秀的作品提升审美和表达,写作则是实践的过程,修改则能帮助发现并改正错误。在写作中,结构清晰、论据充分、语言准确是得分的关键。我也会定期参加模拟考试,凭实战来检查自有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