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由于我在高中专攻文科,对政治的学习起步较晚,直到政治大纲解析发布后我才正式启动复习。大纲解析出来后,我还购入了与之配套的1600题,但由于题目量过大且过于细致,我并未完成。接着,我选择了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作为辅助材料,边阅读边对照大纲:我会先通过核心考点概览每章节的主要框架,然后再详细阅读大纲解析。如此结合地复习了两轮后,我便专注于核心考点。到了11月底,我开始着手做模拟试题,重点攻克了肖的最后四套卷和20天20题,尤其是肖老师的主观题,我都一一背诵。在答题时,确保立场准确是非常关键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开始的较早从开始复习英语之初,我每天都是五篇阅读文章的量,加上做完后对详细解析的阅读,每天英语要花上大概2个多小时的样子。由于个人英语基础较扎实,我没有花时间去背考研英语词汇,但是整个英语复习过程中,我把每篇英语阅读中不认识的词以及词汇都摘抄到笔记本上,每天早上都会花时间记这些词汇和短语,这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特别是短语和常用表达,非常有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是一门涵盖了语言学理论、词汇语法、汉字文化等多元内容的科目。我认为,理解并掌握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结构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会凭阅读经典的语言学教材,如《现代汉语》等,来系统学习这些知识。我会定期进行词语辨析和句型分析的练习,提升对汉语细微差异的理解能力。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和构造原理,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大量的汉字,我通常会借助《说文解字》等古籍进行深入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注重实践应用和跨文化交流。这门课涉及到对外汉语教学法、跨文化交际、二语习得理论等内容。我常常凭观看优秀的对外汉语教学视频,学习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策略。阅读相关文献,比如《跨文化交际学》等,帮助我深化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理解。我还积极参与模拟教学活动,以此提高我的课堂管理和教学设计能力。
对复习,我建议采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全面扫盲,广泛阅读,不遗漏任何知识点;第二轮精读细究,对关键概念和难点进行深度挖掘;第三轮模拟实战,凭做真题和模拟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