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高中是一个文科生,而且从初中开始我的政治历史的基础知识点都比较扎实才敢拖到很晚才复习。我政治用的都是肖秀荣系列的,包括《1000题》、《精讲精练》、《肖四》、《肖八》还有背诵版的《风中劲草》。我是从思修开始复习的,因为里面有一些关于法律的板块,我本科辅修了法学专业,可能复习起来会稍微顺利一点,结果没想到做精讲精练的题就错得很惨,做1000题也是很惨而且原题都做过居然还做错了。后来我开始看精讲精练上的知识点,看了思修部分花了我十多天,我觉得这样效率太低了,后来我就把精讲精练藏起来了,直接开始看风中劲草,然后刷1000题,就是看几章然后刷几章题目,我做对选择题的题也会很认真地看答案解析,查漏补缺,另外,肖四和肖八的利用价值还是很高的,这些都是我个人比较主观的看法。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复习数学的。我的学习策略是每学完一章课本内容,就完成相应章节的全书练习,包括例子和习题,但课本中的习题我就跳过了,因为它们的价值不大,而例子还是值得一看的。我采用的是二李的全书,这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由于历年数学考试的大纲变化微乎其微,所以使用上一年的版本也是完全可以的,这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并无硬性规定。接下来谈谈复习的具体细节,这方面肯定存在不同的看法。我个人并不建议花大量时间系统地研读课本,尤其是不必全部做完课后题目。我认为,在看全书的过程中查阅课本更为有效,因为课本上的知识较为分散,条理可能不够清晰,综合性也不算高(并非难以理解)。有些内容相对于考研来说可能过于偏僻,你在课本习题中纠结的问题,可能在实际考试中并不会出现。因此,我认为把太多精力投入系统阅读课本不太划算。至于复习顺序,我建议按照这样的步骤:全书→全书总结→历年真题→第二次做真题并同步总结→400题同时也进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当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有了稳固的基础,就开始着手练习真题。我反复做了三次以上的真题,而不仅仅是找出正确答案。对于每一道阅读理解题目,无论是原文还是选项中的每一句话,我都力求彻底理解,探究为什么选择某个答案,又为何排除其他选项。建议按照时间顺序,从早期的试题开始做起。如果你认为自己的英语底子较弱,多投入些时间撰写作文,并请人帮忙批改。通过多次修订一篇文章,既能提升写作技巧,也有助于巩固词汇记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的核心内容包括水污染控制、大气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和噪声控制等部分。水污染控制中,重点在于理解废水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处理过程,如沉淀、浮选、氧化还原反应、活性污泥法等。这些知识点需结合实例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大气污染控制则主要关注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净化技术,如湿式洗涤器、电除尘器、吸附和催化转化等。固体废物处理涉及到分类、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策略,噪声控制则需掌握吸声、隔声、消声等基本原理。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重视课堂笔记,将老师讲解的重点难点记录下来,配以教材阅读,确保对每个概念有全面的理解。对复杂的过程或设备,尝试画出流程图或者模型来帮助记忆。多做练习题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你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并提升解题能力。
实践操作是环境工程学的一大特点。有机会参与实验室实验,亲手操作各种环境监测仪器,模拟污染物处理过程。这不仅能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每次实验都要认真对待,尽量理解和掌握实验步骤和原理。
关注环保领域的最新动态和科研进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凭阅读学术论文、关注行业新闻,了解到新的技术和理论,拓宽视野,这对未来的研究生学习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