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中午和晚上饭后的两小时看政治,进度保证每天看一章并做题,只做选择题,有时会超出规定时间。我的政治功底还不错,看起来不费力。这里提醒理科生,暑假最好就开始看政治。血的教训是:考前不要花太多时间在政治上,不要贪图背下预测卷的所有答案,背下要点即可。在北京考区即使你把肖四的答案原封不动写上去也不会给你满分吧,政治不是拉分科目。挤出宝贵的时间给数学,保持数学的手感。
考研数学方面:
6-9月,第二次刷《复习全书》,重点突破之前标记过的不会的题。同时用心做好讲义上的例题,后期可以刷一刷《660题》的选择题,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量任务。强化阶段数学的主要工作:做笔记,复习笔记,做张宇18讲,9讲,做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针对词汇学习,在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至关重要,占据了大约60分(满分100)。只要能认出单词的意思即可,无需掌握其拼写。你可以考虑看看朱伟的《恋恋有词》,内容可能稍显丰富,我当时只看了30个部分,感觉太多就没继续了。现在已经接近4月,建议挑选10个单元浏览一下(轻松观看,不必做笔记,就像追剧一样)。如果非常想专心背单词,那就分配四分之一的英语学习时间来做这件事,但不宜再多。进入最后半个月,依然保持稳定的节奏,逐步剖析历年的真题阅读。对于完形填空、新题型、翻译等部分,我只完整做了6套。相信只要你将阅读理解深入理解,其他题目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综合基础涵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模块,这两个部分都是经济学的基础,也是考试的重点。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分析(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以及福利经济学等内容至关重要。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也可能会出现在试卷中,需有一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对宏观经济学,要深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核心概念。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虽然难度较大,但也是重要的考察点。
复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方式。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经济学原理,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记忆则是为了能够准确无误地表述理论和公式。凭做大量的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能检验理解和记忆效果,也能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还发现,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每次学完一个章节或一个主题后,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话来解释这个概念或者过程,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提高了表达能力。参与讨论小组,与他人交流学习心得,也是提升自我理解的好方式。
再者,经济学是一门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学科,关注经济新闻,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例如,你尝试用供需理论去解析当前市场的价格变动,或者用宏观政策去解读政府的经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