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自从拿到大纲解析后,我就着手准备,一共研读了四次。首次阅读时,我对照前一年风中劲草的重点标记(用红色和黑色笔),第二次则与历年真题对比标注(用绿色笔)。这时书籍的重点已十分突出,并且我配以做题,《1000题》完成了第一轮。接着进入第三次阅读,同时做《1000题》的第二轮,将重复错误的题目在大纲解析中标注(用黄色笔)。最后,在考试前几天,我进行了最后一次快速复习。
我一直是对肖爷爷充满敬仰的学习者,除精讲精练外,他的其它系列书籍我都购买了。浏览了一两遍肖爷爷的《知识点提要》,我发现其中的图表相当有用,对于后期复习既省力又高效。我还特别钟爱《考点预测》,在十一月中旬入手后,我背诵了两遍。对于真题和时政,我同样选择了肖爷爷的教材来学习。尽管《8套卷》和《4套卷》可能不及真题难度,但它们的质量在同类资料中无疑是顶尖的,这是公认的。
十二月来临,压力倍增,我在政治上的投入也随之增加。除了完成所有能找到的模拟试题,还有一些便于记忆的书籍出版。《20天20题》颇受欢迎,我也不例外地购买了,每晚睡前回顾一些,用餐时间也会浏览,大致背诵了两遍。到了十二月下旬,《考前预测》终于面世,我认为它是真正的考前必备工具,我在短时间内快速浏览了两遍,涵盖了关键知识点和时政内容,补充了许多之前忽视的信息,几乎在考前两天全心投入到这本书的复习中。
考研英语方面:
准备考研阅读时,首要任务依然是先前提过的词汇积累,紧接着最关键的就是历年真题。我在复习过程中设定了规划,由于起初对真题不甚了解,我花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来通读一遍,这期间包括查找并整理陌生词汇,以及解析和记忆复杂的句子。从第二次开始,除了阅读和解答题目,我还深入剖析了文章结构,并尝试背诵其中的疑难语句。接下来的多次重复研习让我不断有新的领悟,可能是理解了一个词汇的独特用法,或者是洞悉了命题人在设置某个问题或段落背后的想法。关于真题解析书籍,市场上的选择繁多,我曾陆续参考了张剑的黄皮书和《考研真相》。关键在于,对真题的钻研不能盲目,每一次都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收获。通常我会把下午两点到四点这段时间用于深度研习真题,而晚餐后的一小时则用来完成两篇模拟题。无论其余时间如何调整,这两个时间段我是固定的。不过,具体时间安排应依据个人的学习习惯。我只是想突出强调真题在复习中的核心地位。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工作原理是理解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它涵盖了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在复习这部分时,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基本概念,比如“人的需”、“社会问题”、“社会工作价值观”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理解的基础。理解并掌握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如生态系统理论、优势视角、危机介入理论等,这些理论不仅会在答题中频繁出现,也是实际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要关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的伦理原则和专业标准,这是社会工作专业性的重要体现。在备考过程中,我会经常思考如何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些原则,以此来加深记忆和理解。多阅读案例分析,了解社会工作者如何处理复杂的社工情境,这将帮助你在考试中更好地论述和解决问题。
,社会工作实务则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你需了解和掌握个案管理、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主要的社会工作方法,并能按具体情况进行选和应用。这部分的学习,除了书本知识外,实习经验和模拟实践也是非常重要的。你尝试参与一些志愿者活动或者社区服务,凭实际操作来提升自有的实务技能。
对任何一门科目,做题和反思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无论是历年真题还是模拟试题,都要认真对待,凭做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到你也能像我一样,成功迈入理想的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