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数量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是从九月份时候开始,用的资料就是肖秀荣系列资料。建议大家应该入手一本政治大纲(或风中劲草),政治分为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时政,每一科都有对应的固定的题号。选择题的练习很重要,大纲或讲义+肖1000,仔细看大纲,尤其马原部分一定要看大纲,因为马原选择题考的特别细,其他三科如果觉得大纲太多就用高联讲义也行。1000题对应大纲过两遍。
考研数学方面:
课本过一遍后我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大概需要一个半月我高数部分才看完,一定要捂住答案自己先做,反正就是很慢很慢,每天不到十页的样子,基本每个题都不会做那种,我没有做复习全书里的线代部分,而用的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然后整本书过完后已经开学了,然后我开始复习全书刷第二遍,把自己一直错的和认为重要的圈出来,后面可以针对性复习。第二遍依然很多题都不会,不过重要的是学习套路。然后这一遍也完了到十月中旬或十月底了吧,就开始刷真题,我买的李永乐的真题书,然后还自己打印了95-04年的真题,你可以买张宇的真题,里面有所有的真题,太早的你可以不用做免得时间不够了,真题我都是两天一套做的,先拿一张大的草稿纸,考试用的那么大够写整个答案的,第一天自己做一遍,就当正式考试那样写不要翻书,选择填空只写答案,过程在另一张草稿纸上算,写整齐以便后面错了可以知道自己当初是怎么想的,我一般是上午8:30-11:30左右做完然后标上年份收好,第二天对答案错的画出来然后分析,再找同类型的题练练。刚开始可能知识点太多总是忘记错的多,慢慢做得多记住记好了。数学参考书也有很多人用张宇的一系列,你可以看别人的推荐在李永乐和张宇中间选一套,买好了就吃透自己的书。最后十二月我还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题比较难,可以和真题岔开做以免打击信心。数学就是重视基础,理解概念,把知识串起来,多做题。还有一本李永乐的660题,全是填空选择我只做了选择题,开始真题的时候有时间就做做,有利于理解概念。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有:考研英语词汇(便携版方便携带)、英语真题、完型、阅读、王江涛的作文。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语感非常重要,做阅读可以帮你消化单词增强理解力。我就是每天用零散时间背背单词,然后背书累了就做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定期练练翻译,然后看看作文积累一些句子。我觉得不论哪门学科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否则效率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经济系统的大局观,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我建议你们深入阅读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原理和宏观经济模型,比如IS-LM模型、AD-AS模型等。不要忽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这对理解和分析全球经济环境至关重要。
微观经济学则更注重个体决策行为和市场机制的理解。需求、供给、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竞争模式(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都是基础且重要的知识点。要熟练运用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成本收益分析法,以及理解博弈论的基础概念。了解并能应用福利经济学的帕累托最优和市场失灵理论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尽量凭实例来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例如,你思考为何价格会上涨或下跌,或者为什么政府会采取某些经济政策。定期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尝试解答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这将帮助你适应考试的思维模式和答题节奏。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能提高理解深度。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这种互动过程会你受益匪浅。关注时事,结合实际案例去思考经济现象,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