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文科生,政治相对来说要好一丢丢。个人觉得政治报个班还是比较好的,因为有老师帮你梳理知识点,看书就会有重点。自己是九月底才正式看政治,当时是把辅导班的讲义上老师讲的重点背了一遍,配合着习题做的。我是看完马基做马基这种,并不是看一章做一章,题目是辅导班的老师发的是历年真题,题目量很大,当时做的是一个抓狂!风中劲草还是很不错的即使我只看了一遍半~~~~最后阶段就是疯狂的背肖秀荣四套,背了三遍。顺便说一句,个人觉得政治辅导书不宜过多,很多人买了任汝芬序列,肖秀荣全套还有20天20题,然后看不完,其实每个资料讲的内容都差不多。。。政治就一个字,背!!!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工科数学学得比较深,而且本身底子不错,所以就没看教材,直接上的数学全书。到8月中旬,基本上把全书过了两遍。之后就开始做《660题》,660全部是选择填空所以很快,到9月初差不多就做完了。看数学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可以是一些解题技巧、重要定理、或是错题。做完660后就继续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感觉资料上总结的一些技巧很赞,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之后就开始做套卷了,像《400题》、真题什么的,400题的难度比较大,不会做也不要气馁。套卷基本上是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以上两套题。之后就是看以前的错题和自己的笔记,临考前的半个月自己买了一套模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良好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和大学英语四六级我感觉关系不大,完全可以通过一年甚至是半年的时间来掌握。英语不是突击一下就能解决的,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首先要学会背单词,单词是英语的基础,一定要先学单词再学什么语法和技巧,我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黄金循环的过程。所谓黄金循环,是从单词到长难句,从长难句到阅读,从阅读到题目,从题目到阅读,从阅读到长难句,最后由长难句再到单词的一个循环。这个循环是先背单词,尤其是高频词汇,一定是考了又考的单词,把单词背得差不多了,拥有一定的词汇量了,再学习长难句,长难句掌握了,就可以开始做阅读了,开始做阅读一定是错的很多的,这说明你还是没有把阅读真正理解,这个时候要看答案,看一个问题在文章中对应哪个长难句,再去把这个长难句彻底搞懂,对长难句中的单词重点记忆,这就是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基础理论,这是考试的重点。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其核心概念,比如供需理论、效用最大化、GDP计算等。这些基础知识会在后续的区域经济分析中起到支撑作用。建议大家以曼昆或者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为主,反复阅读,理解并记忆重要公式和模型。
区域经济学部分,需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经济增长理论以及区域差距等问题。这部分内容需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比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这样更直观地把握理论的应用。关注最新的政策导向和学术动态也很重要,如新型城镇化战略、一带一路等,可能会成为论述题的素材。
再者,考试中的计算题通常涉及到供求模型、成本收益分析等。这里,要熟练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对博弈论、投资决策等进阶知识点要有一定的理解。多做历年真题,不仅能熟悉题型,也能提升解题速度。
复习过程中,我提倡定期做笔记和整理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理论体系简化,有助于巩固记忆。定期自我测试,模拟考试环境,调整答题时间,这对提高考试效率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