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没有复习政治,培养点感觉。9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看大纲解析,不过九月也就每天一个小时。10月每天1个半到两个小时,周二看的多一点,那天上午有课,所以看政治消遣一下,这个月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做1000题。11月份每天2个小时,早上背风中劲草,继续做完1000题,看了一下形势与政策,有时间的话,第二遍1000题,后来就出来肖8了,就可以做一下选择题检测下自己的复习效果,不断的查漏补缺。12月份政治花费的时间多一点,主要背肖8肖4,看看20天20题,反正市场上好多模拟题,有时间就拿来做做。对我来说政治就是消遣娱乐的科目,没觉得很枯燥,感觉复习的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备考期间,我侧重于采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和巩固基础知识。这样的努力会在复习后显著提高你的能力。然而,对于数学来说,实践至关重要,因此你需要大量练习题目。从十月开始,你应该着手解决历年真题,并严格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进行。即便初期成绩不理想,也别让心态受到影响,保持耐心,进步是渐进的。到了后期,尝试一些难度更高的模拟试题,以预防万一考试难度增加导致的心理压力。我记得当我完成数学考试时,周围许多人试卷上的题目都未解答。所以,如果遇到难题,关键是要调整心态,尽量多写几步,切勿空白交卷。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了张剑的英语资料,但个人觉得不太适用,推荐大家可以试试丁晓钟的,有些朋友反馈效果不错。考研英语中,阅读理解分数占比最高,因此我专门选购了一本阅读理解来强化训练。做这类题目时,宜先快速浏览问题和选项,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章,这样更有效率。在读每个段落时,要留意提炼段落的主要内容,因为某些选项虽然正确无误,但如果与文章主题不符,也是不能选择的。我还购买了一本完形填空书,实际操作后,包括做真题时,我发现这部分难度并不高,所以没有投入大量时间去做。新题型相对容易,做一套真题就能体会到。对于作文,我在11月开始重点练习。机械地背诵模板对英语作文帮助不大,因为在考场上的实际应用可能会受限,反而影响发挥。我的策略是,在平时阅读理解时积累好词佳句,随着时间推移,积累越来越多,最后阶段再专门练习写作,将这些素材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你需理解并掌握基础的物理概念,如压力、温度、流量等,这是理解和应用后续知识的基础。对流体力学部分,伯努利方程和泵与风机的工作原理是核心,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热力学是化工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涉及能量转化和系统状态变化的规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这些原则来分析实际的热工过程,如蒸馏、冷却、加热等。这部分需大量做题来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学习,要注重理解扩散、对流、吸附、蒸发等基本过程,并能按具体情境选合适的分离方法。比如,在气体吸收、精馏塔的设计等方面,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尤为重要。
学习化工原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清晰的物理图像,这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数学公式和理论。大量的实例分析和计算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多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
动手实验也是深化理解的好方式。条件允许,尝试参与实验室的实验项目,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你会对化工原理有更深的认识。
建立一个好的学习小组或找到一位导师进行答疑解惑也十分关键。他们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你解决困惑,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