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教育史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很多人都觉得政治不重要,往后放一放再开始不重要,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千万别这么想。政治大家最好暑假就开始,每天抽一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看看书,刷刷题,我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和蒋中挺的复习全书+800题,暑假基本保持每天上两节政治课,看一节书,配套做一节的800题,及时巩固,暑假阶段的任务就是,对基本的知识点进行了解,留下大概的印象,搭建好知识框架。等到第一遍过完的时候,基本也就九月中旬了,这个时候希望能抽出一些时间,整理一下知识体系,可以拿一A4纸,对照着每单元内容,尝试写出其中的知识点,越细越好,算是对自己一个小小的测验,然后就是查漏补缺咯,等到十月份的时候,各种背诵的政治手册就开始出来啦,不吹不黑,我觉得风中劲草并不好用,所以我选择的是蒋中挺的知识点背诵,十一月份,肖八和各种模拟题也出来了,刷刷选择题,你就会知道,暑假开始搭建好知识框架会有多么重要,依然记得,查漏补缺,以上都是针对选择题的部分,至于大题,我并没有准备的很充分,只背了肖八肖四还有蒋五的大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背背徐涛20题。相信我,这些够你背到上考场之前了。政治的复习其实都差不多,大家跟着主流走就好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复习上,我在11月初之前已将历年真题悉数过了一遍。直至考试前夕,我一直专注于重做英语真题,大概重复了两轮左右。由于我的完形填空能力较弱,所以进入12月后,我特意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关于英语学习,我想强调几点:首要任务是明确主次,阅读理解是关键,而完形填空则不必过分投入。此外,考前进行几次完整的模拟考试是很有必要的(我就是因为没做模拟,时间管理不当,结果三个翻译题未完成,两个阅读题只能猜测答案)。对于写作,最好提前有所准备,我没有设定模板,也没有背诵范文,结果考试时几乎无话可说。每天不需要在英语上花费过多时间,控制在三小时内为宜,但务必每天都接触,以保持语言感觉。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的科目,它包括了教育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以及教育心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复习初期,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了解各部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形成宏观的认知。
教育原理部分,重点在于理解教育的本质、功能,以及教育与社会、个体发展的关系。要深入研读经典教育家如杜威、皮亚杰等人的理论,并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关注当下教育政策和改革动态,这些都是可能的考点。
中国教育史和外国教育史则需有扎实的历史知识和批判性思考能力。不仅要重要的人物、事件和教育制度,更要理解这些历史变迁背后的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对这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多阅读原始文献,以增加深度和广度。
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儿童发展、学习心理和教学策略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学习理论,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以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是这一部分的重点。也要注意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思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知识。
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的是“阅读-笔记-复述”的方法。先通读教材,做详细的笔记,整理出自有的理解和记忆线索。尝试不看书复述知识点,以此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定期做模拟题也很重要,既检查学习进度,也能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技巧。
在复习后期,我会把重心放在理解和应用上,不再过多地死记硬背,是凭案例分析、论文阅读等方式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到底,这是考研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