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冶金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完成考试后,我核对了答案,选择题部分我得了40分。针对这部分,我在做完1000题及风中劲草的所有习题后,重点复习了《精讲精练》和《风中劲草》中标记的重要知识点。考试时我才意识到我做的练习仍显不足,因此在备考尾声,我建议大家可以多做些质量可靠的单项选择题来强化训练。主观题我只拿了30分,这个分数相当低。虽然我熟记了《肖八》和《肖四》的大题,《肖四》的预测准确性也确实很高,但我个人认为它的答案解析并不够理想。在最后的拼搏阶段,我推荐大家参考徐涛的《小黄书》作为补充。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方面:一天一套真题、一天一套模拟题。还是以近几年的真题为主,模拟题的话当时买了张宇的八套卷练手,刷了几套就放一边了,模拟题太难了,没必要练得太多,有这个时间的话就多看看和背背自己笔记。冲刺:必做张宇8套卷,4套卷。我做8套卷的时候,题量太大,总是做不完,时间不够了可以只做选择填空题,大题看看,掌握以下命题的趋势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自启动复习阶段,我就着手背诵词汇,每晚专心致志地研习两个单元的新词,用铅笔直接在课本上反复书写以加深印象。别怕弄脏书本,重要的是理解和吸收,对于难记或关键的词汇,我会在页脚对应的单词旁打勾,因为这本书每页底部都列出该页的词汇索引,这样在第二轮复习时就能有针对性地重点温习。全部共有50个单元,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初步的记忆。然后结合实际做题来巩固第二轮记忆,直到考试结束,我总共精读了三遍,后面的两遍速度加快,多次随意查阅,词汇记忆的效果相当理想。这是做好题目不可或缺的基础,绝对不能忽视或直接跳过词汇学习去解题。一旦有了初步的词汇基础,就可以边做真题边进一步积累词汇。至于完形填空部分,它占10分,每个小题价值0.5分,由于这部分难以显著拉开分数差距,所以在初期不必投入过多时间,9月或10月期间,可以每天匀出十分钟来做一篇真实的试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热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基本的三大定律至关重要。第一定律,即能量守恒定律,是分析任何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基础;第二定律,关于熵增原理,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关键;第三定律则是确定物质绝对熵的标准。了解并能灵活运用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它是判断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重要依据。
动力学部分,需深入理解速率方程、活化能、碰撞理论等内容。活化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反应速率,速率方程的确定则需凭实验来探究反应机理。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再者,冶金物理化学中,相图的学习也相当重要。相图帮助理解金属合金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相态变化,这对设计和优化冶炼工艺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每个元素或合金系统的相图都有其特性,深入研究并熟练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重要的。理论学习要扎实,不仅要公式,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多做题、多模拟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例如,凭计算来预测特定条件下反应的可行性,或者按给定的相图分析合金的制备和处理策略。
利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以及与教授和同学的交流,都能帮助你拓宽视野,深化理解。定期复习,将新学的知识与已知的连接起来,形成知识网络,这样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就能快速找到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