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 19 日,京东宣布自 2025 年 3 月 1 日起,将逐步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为兼职骑手提供意外险和健康医疗险。同在2月19日,美团也宣布将为全国范围内的全职及稳定兼职骑手缴纳社保,预计 2025 年二季度开始实施。
长期以来,外卖骑手作为灵活就业群体,社保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复杂的用工模式使得他们与平台的劳动关系模糊,社保权益难以落实,仅靠商业保险,保障力度远远不够。如今,头部平台带头缴纳社保,标志着外卖平台开始 " 卷 " 社保,瞬间成为行业焦点。
若站在行业竞争视角分析,平台 " 卷 " 社保,既是制度使然,也是大势所趋。早在 2021 年,人社部等八部门就印发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职业伤害保障,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今年 1 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积极探索,完善政策措施,不断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京东和美团的此次 " 组团 " 行动,正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响应,顺应了制度发展的趋势,充分体现了平台企业对政策的遵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高度重视,有助于推动国家就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
市场层面,当配送时效、价格补贴等竞争手段趋同,社保福利就成了平台吸引和留住骑手的最为关键。京东、美团打响 " 社保战 ",可以想见的是,其他平台如饿了么等,后续大概率也会跟进效仿。长远看,不仅能让骑手在医疗、养老、工伤等方面更有底气,增强职业归属感,还能提升配送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加入外卖行业,稳定骑手队伍。而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也能在消费者心中树立良好口碑,吸引更多消费者下单,提升用户粘度,从而增强品牌竞争力。
外卖平台 " 卷 " 社保固然益处多多,但要让这项制度安排真正落地生根,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与挑战。劳动关系界定模糊,多数骑手与平台通过第三方签约,参保责任主体难明确;骑手流动性大,超八成骑手流动频繁,激励短期从业者参保难度大;各地社保缴费基数和福利标准不同,跨区域接单骑手的参保地选择易引发争议。这一系列难题,都亟待平台与相关部门共同探索解决办法。
当然,从成本分摊方面来看,社保缴纳无疑会增加平台的运营成本。这些增加的成本是否会转嫁到消费者或商家身上,导致外卖价格上涨、商家利润降低,这是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若平台能够通过优化运营效率、拓展业务规模等方式来消化部分成本,尽量减少对消费者和商家的影响,便能实现多赢局面。
外卖平台 " 卷 " 社保,是行业迈向规范化、健康化发展的重要一步。未来,随着更多平台跟进,社保覆盖范围扩大,外卖行业乃至整个新就业形态领域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促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广大劳动者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大河网河声评论员 吴睿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