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水利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这玩意江湖流传的所谓太早开始不好是指你牺牲了其他科目时间太早看政治不好。考研政治确实和高考不太一样,2010年以后50分分析题全部以当年所开重要会议和人民日报重要党报评论为材料作答,所以政治复习开始早了,确实抓不到重点,但这并不是说你不能太早开始,选择题历年还是偏重基础,不是靠蒙的,所以是要下功夫的。在用书方面,肖秀荣全套就行,肖秀荣每本书都有具体的时间表,告诉你啥时间买啥书,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实在太厚,一般人看了记不住,记了再回头看也来不及了。任汝芬的《序列二》可以考虑,基础知识一定要看好,尤其是毛概近代史里的死知识点一定记住,马哲有点难度对于理科生,我也有一套自己的框架,做10分的马哲分析题是没问题的。其他的用肖秀荣就可以了。另外,最重要的一本书《教育部政治大纲》(红宝书)会等到9月中旬出,那本书是一定要买的,但怎么看很有门道,那本书字极其密,一般人都看不好,所以如果你记忆力不太好的话是不能字字背的,一个月时间一定要看完第一遍,首先你要着重背黑体字,小字部分当选择题来记忆,对着1000题背基础知识效果会更好。12月出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都要反复背诵,以此作为考试的答题模版。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中有部分章节是比较难的,深究下去都很复杂,但是考研几乎不考这些陈旧的内容了,学习这一块量力而行。九月份开始还是继续做题,这时候做1000题应该好好反思自己了,把做错或者不会的题整理在本子上,写出自己错误地方、相关的知识点和感受。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张剑的黄皮书阅读理解,一本就足够了,我因为时间有限,并未全部完成。这本书非常贴近真实的考试文章选择和题目设计,解析部分也十分详尽,同时也有助于提升长难句翻译的能力。每个人都需要深入研究历年真题,然而每个人使用真题的方法不尽相同。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水文学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水文学是研究地球表面水资源分布、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学科,这包括降水、蒸发、径流、地下水等基本过程。你需对这些基础概念有深入的理解,因这是后续所有理论和计算的基础。对每一个概念,不仅要定义,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和实际应用。
掌握水文学的基本定律和公式。例如,水量平衡原理、达西定律、基流分离法等,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凭做大量的习题来熟练运用这些公式,也会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解释它们,这样深化记忆并提高解题能力。
再者,水文学中的统计分析部分不容忽视。比如频率分析、概率预测等,这些都是处理极端事件如洪水、干旱的重要方法。这部分需一定的数学功底,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统计原理,不是机械地套用公式。
实践经验也是提升水文学理解的关键。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文献,参与实地考察或实验,了解实际的水文现象和问题,这样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且实用。我还推荐使用一些水文学软件,如HEC-RAS、Hydrologist等,进行模拟练习,这对理解和解决问题非常有帮助。
要关注学科的最新动态。水文学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环境、气候、社会紧密相关的领域,定期查阅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政策导向,能帮助把握学科前沿,也有利于论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