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每个人的策略可能不同。有人认为九月份开始着手完全足够,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的基础。假如你在大学期间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科目,并对其有深入的理解,那么你可能可以选择在新大纲发布(大约在九月中旬)后开始复习。然而,如果政治对你来说完全是陌生领域,我推荐你至少在九月之前先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较为抽象,需要深度理解,而且每年的变化不大,提前准备可以让你在后期的复习中有更多余地。毕竟,政治考试涵盖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等多个方面。
政治经济学的部分特别难以直观解释,你需要确保真正理解和掌握,而不是敷衍了事。马原的试题主要测试你的理解能力,期待遇到原题是不太现实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当前政策紧密相关,每年都会有所变动,所以最好在九月之后开始复习这一部分。
历史部分的授课风格常常轻松幽默,讲师会将历史事件讲述得生动有趣。关键是要理清时间线索,因为考试题目往往会跨越多个时期,比如重要的会议、著作以及各时期的土地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内容。那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部分往往是得分的关键,因此值得投入更多努力。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相对易懂,分值占比也不高,所以我没有花费太多精力。
最后,如果你有机会参加一些辅导课程,那会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底子不好,最基本的知识都不记得,我看了一遍课本觉得没有太大用。线性代数我极力推荐李永乐的那本辅导书,就是红色那个,总结的非常好,我是基础之后开始做全书的,一直到了6月份,暑假是个黄金期,做第二遍全书,这时候才感觉数学做的不那么费劲了做练习题,不过还是离不开辅导书,就这样到了十月份开始做真题,总结历年考点,重点学习,巩固知识点,之后进入模拟状态,这时候就不要看任何资料了,给自己规定时间,当作考试来看待,查漏补缺,得数学者得天下,每天都得做数学题,直到考研前一天!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水平一般,不是很好也不是很差,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四级考了三次才过,特殊的原因就是过分的自信,不复习,裸考四级,最终下定决心认真复习,过了四级,同时一次通过了六级。给大家讲一下四六级经验,是因为我再准备考研时候担心自己四六级不过,对于复试或是联系导师有影响,不过事实证明,四六级不过虽然没有太大影响,但是过了便是锦上添花。英语单词复习我是用的朱伟的恋恋有词,也是看了别人的推荐才用的,背单词确实挺无聊的,如果自己自制力挺好任意选一本适合自己的单词书背就可以了。英语真题一开始会比较崩溃,一开始属于单词不认识,文章读不懂,题还做不对,这是最煎熬的时期,过了这个时期就处于文章读不懂题能做对,文章读懂了题做对了,所以对于像我这样英语水平不是太好的,一定要坚持,坚持就会进步的。对于英语作文今年的话一开始我再背朱伟的小黄书,背了几篇之后发现不是很适合我,就开始每周写两篇作文练手,考场上写的还可以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冶金物理化学是理解冶金过程的基础,它融合了物理和化学的原理,主要研究金属及其合金的形成、转化和反应规律。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比如相律、溶解度、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石,务必扎实掌握。
热力学函数的应用是考试的重点。如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判断反应自发性,恩特霍芬-Helmholtz方程则用于计算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动力学部分的活化能、Arrhenius公式也是常考点,需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再者,电化学基础也不能忽视。电解质溶液理论、电极电位、电池电动势、极化现象等都是冶金过程中重要的理论依据。特别是Nernst方程,不仅能解释电池的工作原理,也能用来计算实际工况下的电极电位。
对实验部分,了解并能描述常见的冶金实验设备和流程,如高炉冶炼、炼钢工艺等,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涉及的实际应用题型。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先凭阅读教材或听课理解概念,凭做笔记和画图帮助记忆,凭做题和模拟实验来实践应用。定期回顾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这帮助巩固知识,发现盲点。
我还推荐使用网络资源,如学术论文、在线课程和论坛,它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和深度解析,能帮助更全面地理解学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