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尽管不必像复习英语那样频繁地重做政治试题,但通过它们能掌握政治考试的特性,体验出题者的思路。推荐大量练习题目,特别是选择题,并且要善于归纳总结。在二战期间,时间较为充裕,可以在国庆节前听完课程后完成肖秀荣的1000题,然后在11月底前再做一遍,整理错误题目。进入12月,只需关注已整理的错题。此时,启动主观题的准备,市场上会出现各种预测题,如肖八、肖四、蒋五、任四、米三,每日一套选择题以保持答题状态,关键是要做好总结,不仅包括错题,还有相关知识要点,定期复习。同时,也要开始背诵主观题,肖四的内容必须熟记,而蒋五和肖八则可挑选性记忆,因为许多内容会相互重叠。最重要的是,务必完成蒋中挺的最后一套试卷,因为过去两次考试都有主观题原题出现。在考试前几天,建议进行模拟测试,严格控制时间,主观题部分也需详尽作答,避免首次全面尝试在实际考场进行。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期间的强化,高数十八讲和线代九讲很认真的第二次研读,后面做了张宇的1000题(最痛苦,最难熬,也是遇到的第一次巨大的打击,你们做了自然明白)。十月份开始自己模拟数学考试,上午模拟,下午三个小时总结做过的卷子,重难点一步步的查漏补缺,一直持续到考试的前一天。同时跟着老师上课,学了不少做题的技巧和套路,还记了两大本笔记,我把笔记奉若至宝,因为它涵盖的面非常全,几乎是360度无死角,各种方法都很经典,方便你打开思路,当然,这都是后期我做真题的时候的感触了。有同学十八讲做了四五遍,我倒没有做那么多次,只做了三次,每一遍都是新感觉。只要你在学,就一定会思路慢慢的都打开。之后就是十月份的模拟,张宇的真题和八套卷,四套卷。在此就提一个事情吧,就跟老师说的一样,数学不能停,每天雷打不动三个小时做数学,卡点,时间一到立刻停笔。这个习惯从十一开始就一天也没断过。真题就这样,做完一遍又一遍,总共做了三遍吧,各种考场心态都练出来了,当然你如果想达到这种水平就必须把数学模拟真真正正的当回事。
考研英语方面:
翻译技能的不足驱使我自暑期起每日专注于一句翻译。我设定每题三分钟的时间限制,即使面对极其复杂的句子,也要尽力用中文表达出来,即便译文可能连我自己都无法顺畅阅读。接着,我会借助相关讲解或《拆分与组合》一书进行修订,从中学习翻译策略。我认为翻译并非能瞬间掌握,它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修正来逐步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掌握流体力学的基础理论。这包括牛顿流体模型、流体静力学以及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如压力、密度、速度、粘度等。流体静力学主要研究的是流体在静止状态下的性质和规律,流体动力学则关注流体在运动状态下的行为。理解伯努利方程和连续性方程,是这个阶段的重点,它们是分析和解决许多流体力学问题的关键工具。
动量原理和能量守恒定律也是学习的核心。这部分内容涉及到了欧拉方程和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它们描述了流体在受力作用下的动态行为。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程,解析复杂的流体流动现象,例如管道流动、自由表面流动等问题。
再者,实验和数值模拟在工程流体力学中也占据重要地位。实验帮助直观观察和验证理论,如使用风洞实验来研究空气动力学;凭CFD(计算流体动力学)等数值方法,对无法直接实验或者实验成本过高的复杂流动进行预测和分析。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结合理论与实践。一方面,要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凭做习题加深理解,阅读相关文献,拓宽视野。另一方面,积极参与实验,亲手操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流体模拟,不仅深化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