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工程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跟着老师上课,老师讲了很多知识和干货,配合着实例理解着很容易,然后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课本学习后,我会重温笔记,默默地描绘出每章节的知识架构,确保每个数学知识点都了然于胸。切记,扎实的数学基础至关重要。在初次复习数学时,我选择研读课本并解决课后习题。近年来,数学的难度有所上升,并非因为考试范围大幅拓宽,而是计算量增大,对数学思维的要求更上一层楼,比如增加了分类讨论等技巧。尽管许多课后练习的形式并不直接对应考试题目,但它们对理解并巩固基础概念极其有益。对于不定积分的部分,高等数学课本后面的习题涵盖了几乎所有常见的解题策略,初做可能会感到困难。然而,如果深入钻研这些习题,再次尝试时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同时,对于原函数的记忆,不必局限于那些常见而简单的公式。相比之下,其他内容在高等数学中的占比较小,所以我使用了本科教材,具体的书籍推荐就不再赘述。我购买的《核心笔记》当时只有复印件,尽管出版年代较早,但其难度与当前考试相匹配,对关键考点的覆盖也相当不错,适合作为第二轮复习的资料。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着手练习10到13年的历年试题,并使用了一本专项训练手册,每天都定量完成题目。我还购买了老蒋的《高分阅读》,每天坚持阅读一篇文章。这本书包含的阅读理解题目颇具挑战性,建议在解题时注重理解和运用策略,多研究答案解析。我会把这些心得都记录在一个特别的学习笔记本上,每隔几天再回顾检查,发现这种方法对我帮助颇大。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多次重做真题以加深理解。在阅读方面,我共使用了三本书:张锦芯的《考研英语阅读200篇》、考试虫的《考研英语阅读专项训练》以及张剑的《新编考研英语阅读理解150篇》。张锦芯的书内容丰富,按主题分类,涵盖了Part A、B、C三个部分。考试虫的书共有100篇文章,分为20个单元,包含了四种传统题型和一种新题型,很适合计时训练。张剑的书虽然知名度很高,但难度超过真题(他本人也是这样定义的),题目的思维方式有些独特,给人感觉略显另类。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工程学科的基础,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基本概念至关重要。比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的基本元素,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熟悉截面法、能量法和虚功原理等分析方法,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非常实用。
掌握计算技巧也是关键。例如,杆件的轴向拉压、剪切、扭转以及弯曲等问题,要熟练运用欧拉公式、胡克定律、圣维南原则等进行求解。对复杂问题,要学会利用叠加原理简化分析。弹性稳定性和塑性问题的理解也不可忽视,这部分理论性强,需凭大量的习题来巩固。
再者,实验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材料力学中的实验,如三轴试验、拉伸试验等,能够帮助直观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参与实际工程项目或案例分析,提高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材料力学时,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模式。先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重要公式,凭大量习题训练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这对长期记忆和深度理解十分有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但每一次克服难题后的成就感都我更加坚定前行。坚持就是胜利,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决心,就一定能够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