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在六月初就买了肖秀荣三件套(精讲精练+1000题+命题人讲真题上下),学习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在我暑假开始看政治的时候,身边很多同学都觉得开始太早浪费时间。我认为政治暑假开始并不会太早,因为基本上暑假是刚开始认真备考阶段,心也没有很急。到9月整个人已经开始浮躁,对于政治的包容心就更小了。像我最一开始说的,一旦松懈很容易垮掉。七月份你觉得九月份开始就够了,九月份看着那么多要背的和那么多要做的阅读就想着等肖四肖八蒋五就好,哪有真的能够完全押中题的说法,如果能够提前做更充分的准备,为什么要让自己变得手足无措。全程的辅导班班是分几个阶段不停地精炼内容,但这几个阶段也会重复地让你去背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才是硬道理。刷完1000题可以去刷徐涛的优题库。政治还是跟着老师比较好,书是没有逻辑的,但是老师可以给你找出容易记住的逻辑或方法。到后期冲刺的时候我把市面上的一些冲刺押题卷都做了,没有五十套也有三十套吧。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真题!!!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我用的张宇的。我是这么用真题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觉得这方法蛮好:首先认真写完2004年以前的所有真题,写完之后对照答案。注意,我对答案只是看看结果是否一样,不会去看答案的解法,而是等第二天再把前一天的错题再写一遍。就这样一直写到2004年的,写完之后就停止写真题了,我个人觉得,分析和思考很重要!!!写完2004年的真题以后,我做个了统计,统计我错误的所有题(前提是错的题不是太多的情况下),分析错误的原因,如果是计算错误那只能加强运算,如果是公式记错了就翻看全书背公式。总结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哪里错的最多,这其实就是查缺补漏的过程。效果我觉得是非常的好,这样总结下来很慢,但是从2005年的真题以来,我的测试成绩基本上都是140+,另外有几年考了满分。当然改卷子的时候要对自己狠一点,我一般大题错了一个地方就全部扣分。最后再写写张宇八套卷和四套卷就可以上考场啦,张宇的卷子还是有点难度的,我基本在120+。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研究生期间,我购买了著名的词汇书籍来记忆单词,然而我从未真正成功地全程坚持下来……那次可能是我最持久的一次尝试,花了大约一个半月的时间攻读了一半的单词,但到了考试时几乎都忘记了……我觉得这样的背词方法效率并不高。后来,我在做阅读理解时会划出所有不熟悉的词汇,对照答案后再一一标记。完成的阅读题目没有必要重复,只需重新阅读那些标注过的单词所在的句子。没过多久,我就发现这种方法非常有效,高频词汇很快就能记住,并且易于实际运用。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物理学、气象学、地球科学等多个领域。理解其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比如电磁辐射理论、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工作机制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帮助解析遥感图像,也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遥感图像解译是考试的重点。需熟练掌握各种地物的光谱特性,以及如何凭颜色、纹理、形状等特征识别不同的地物。了解并能应用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如增强、分类等,对理解和解答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
再者,遥感的应用部分也非常重要。它涉及到生态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多个实际场景。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了解遥感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最新应用,这样不仅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能为答题提供丰富的实例。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系统性学习。将遥感的知识点按照模块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这对理解和记忆都非常有帮助。其次是实践操作,利用开源软件进行遥感图像处理,直观感受遥感技术的实际应用。多做题、多分析,历年真题是最好的复习资料,凭反复练习,熟悉考试的出题模式,提高答题效率。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探讨疑难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路,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定期回顾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提升理解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