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是9月份开始的,买了肖秀荣三件套,刚开始看的是精讲精练,后来出了红宝书,就看红宝书了。我也没什么特别的经验,当时背书背的闲麻烦,又因为自己做过思维导图,然后就开始了把肖1000题上的题目变成思维导图之旅。从大约10月份,一直做到了考试前夕,现在想想都是泪啊,光打字就打的手疼。早知道就不做了。当然,效果还是可以的。用导图搞定选择题之后,考试前2,3周,就开始背大题,背肖4。大家背的时候不要全背,就背背大概就行。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660道题目之后,接下来应当接触一些真实的考试题目,因为之前的阶段主要是为了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在需要了解考研数学的实际考察方式。我选择了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它非常实用,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过去十年的全套真题试卷,而第二部分将这些真题按照各个章节重新编排。这种方式让你可以通过阅读第二部分,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如何被考查的,以及哪些是经常出现的重点。我当时选择先读第二部分,并按照章节顺序逐一完成了所有真题,以此理解不同部分的特点并找出共通点,从而识别出哪些内容更为关键,哪些相对次要,以便针对性地备考。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无论你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在开始复习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教材一至两遍。这样做有助于那些学过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人重温本科知识;而对于未曾学过的人来说,对照大纲学习知识点是建立牢固基础知识的关键,为解题做好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资料很多很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我就选了一个很偷懒的方法(因为时间实在不够啊喂),真题。首先单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如果有时间有条件的话,在10月份之前单词就应该达到不拖后腿的水平了。真题算是最主要的复习资料了。基本方法就是做题+翻译的无限循环。完型和阅读做完之后,保持每天一篇手写英译汉翻译理解一遍,对于考研英语的出题点的理解会大有不同。而且在复试的时候还有后效哦~作文感觉王江涛的这本书对于应试还是可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涵盖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方面,每一部分都需深入理解和熟练掌握。对数据结构,理解各种算法如排序、查找的重要性不言喻,尤其是链表、树、图等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我建议使用LeetCode等在线平台进行实战训练,以加深理解并提升编程能力。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的工作原理、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需建立清晰的逻辑模型,理解每一步操作如何影响计算机的运行。凭阅读经典的教材如《计算机组成原理》并结合实际的硬件模型来学习,能帮助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的主题。
再者,操作系统的学习则更偏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熟悉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系统的运作机制,理解并发、同步与通信的基本概念。我个人觉得,动手实践,例如参与开源操作系统项目或者编写简单的模拟程序,能够极大地提高理解和记忆。
计算机网络的重点在于TCP/IP协议栈,理解每一层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至关重要。网络安全、网络性能优化等内容也是考察的重点。我推荐大家使用RFC文档和《计算机网络》这本书作为主要参考资料,配合网络模拟工具如Wireshark进行实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每天定时复习和做题,保持对知识的持续接触和运用。我还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B站等平台上的教学视频,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和深化知识点。与同学讨论问题、参加学习小组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