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企业管理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1)开始复习时间:如果是文科生,九月份开始复习;如果是理科生,在九月份之前最好把哲学部分弄懂,然后九月份开始全面复习。我没啥政治基础,如果政治基础好的人,十月份复习也是来的及的。2)书目推荐:如果要买大纲的话,就去复印店买复印版本;大纲不是用来背诵的,而是用来作为“字典”用的,起查漏补缺的作用。我个人比较推荐《风中劲草》这本书,背诵版本的就可以了,练习题不用买这个。如果涉及到这本书中没用的内容,你就要翻大纲了,看看更详细的内容。练习题可以买肖秀荣的那本。3)看书做题顺序:有的人先看完整个书之后再做题,有人边看书边做题。方法因人而异,但是有一个建议:最好是先背诵了再适当做题。不要崇尚题海战术,花十分钟做十道题背诵一个知识点,还不如花五分钟背诵这个知识点。4)政治的拉分差距不会太大,但是过线是最基本的要求。政治过线的难度一般不大,只要扎扎实实地复习,应该没太大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需要投入大量时间,我个人在数学上的根基只能算是普通水平。我会结合教科书,细心做笔记,并且同步解答相关的习题。我整理了各类题型和重点考点,分成了初级和进阶两个部分,其中包含了不少经典题目,难度控制得恰到好处。理想的情况是,暑假期间,即九月开学前,能对所有基本概念进行两次全面复习,确保基础牢固并完成强化训练,同时做完所有习题,以精通各个知识点。九月之后,才开始接触历年的真实试题,在此之前务必避免提前做真题。做真题时需严格遵守考试时间规定,完成后仔细核对答案,分析自己的得失。真题应当多次练习,至少重复三次。数学学习中,光做题不动脑、不归纳是大忌。大量做题是为了熟悉题型,提炼解题策略,一眼看见题目就能联想到相关知识点。每个问题的表述都是解题线索的一部分,如何将文字转化为解题条件,这需要大量实践和反思。建议准备一本错题本,收集你的错误之处,特别巧妙的题目,还有那些经常考核的重要知识点,例如麦克劳林公式或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我使用的资料包括:便于携带的考研英语词汇书、英语真题集、完形填空练习、阅读理解和王江涛的作文教程。英语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培养语感至关重要。通过阅读,你能更好地掌握单词并提升理解能力。我通常利用零碎时间记忆单词,当复习课本感到疲倦时,我会切换到做一篇阅读或完型填空,定期进行翻译训练,并阅读作文以搜集一些精彩句式。我认为每门学科都需要一段专注的时间去深入探究,否则学习效率会大打折扣。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和掌握供求理论至关重要。这是经济学的基础,它解释了市场价格如何由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决定。深入理解边际效用递减法则,帮助理解消费者行为,并预测他们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厂商的生产决策,如成本结构、利润最大化条件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主要集中在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货币银行学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特别要关注GDP的计算方式,了解其构成和影响因素。IS-LM模型、AD-AS模型则是宏观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需熟练运用。对通货膨胀、失业率和经济周期的理解也不可忽视。
学习经济学,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应用能力更为重要。我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比如分析公司战略、国家经济政策等。数学和统计学的应用也十分关键,特别是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它们在处理优化问题和构建经济模型时极其有用。
在复习策略上,我主张“精读教材+深度练习”。仔细阅读教科书,理解每个概念和定理的含义及推导过程,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来巩固知识,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还推荐使用Econometrics by Wooldridge,它的实例丰富,适合提高实证分析能力。
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同样重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回顾前一天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模拟测试。这样既能保持知识的新鲜度,也能及时发现并弥补自有的弱点。
参加学术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理解的好方法。凭与同学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经济学,甚至激发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