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大学民商法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准备工作大约从10月初才启动,起步较迟,因此我需要在政治学习上投入更多的时间。虽然我在政治考试中的分数并不突出,可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不过,我要强调的是,政治复习并没有想象中那样艰难。初期,我做了肖秀荣的1000题,初次尝试时,几乎每三题就错两题。但随着反复练习,逐渐能捕捉到试题的脉络。千万不能轻易放弃!至于主观题,我主要背诵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压力山大,甚至出现失眠,但实际上试卷上的大题并没有刻意刁难。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提炼了关键点,对我有些帮助,第二册是习题集,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有怎么用它来做练习,所以不做过多评价)。而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由于时间紧张,我没有完成背诵,但在选择题部分还是有一定助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重点任务就是攻克英语阅读。阅读分为三部分,PartA、B、C。A部分就是常规大阅读(4篇文章,每篇文章5题,每题2分,共40分),B部分俗称新题型,C部分就是英译汉,B、C部分都是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是英语的重头戏,总共60分,英语的成败几乎就在于阅读的成败,而A部分又是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对于PartA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去研读真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考研阅读和四六级阅读的思路不一样,四六级阅读做得好,考研阅读未必能做好。要想考研英语拿高分,大阅读这里绝对不能丢太多分,20个题错误控制在5个以内较理想,最好3个以内,当然越少越好。我暑假后期和9月就是重点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写答案或者别在试卷上写答案,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第二遍第三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之前对的题目可能还会错,错的题目可能还是会错,做好心理准备,慢慢把真题,尤其是错题吃透,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同时做阅读要控制时间,否则考研时你很可能不能完卷,建议平时模拟时,一次做完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前期对英语要足够重视,每年很多人都过不了英语单科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民商法学是我深入研究的重点。这门学科涵盖了合同法、物权法、人格权法等多个领域,需对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我发现,理解和记忆案例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挑选经典的案例进行深度分析,凭案例去理解法条背后的逻辑和适用情境。定期做题也至关重要,它能帮助你检验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并及时查漏补缺。
接着,法学综合则要求对宪法、刑法、行政法等多门基础法学课程有全面掌握。这需大量的阅读和笔记工作。我建议采用“主题式”学习法,例如,先选定一个主题,如“权利保障”,从各个法学科中寻找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帮助你在不同法学科之间建立联系,形成整体性的法学知识体系。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会尝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比如分析新闻事件中的法律问题,这样既增强了我对法律的实际应用能力,又提高了我对法学的兴趣。
我坚持每日定时复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早上我通常会用来回顾前一天的学习内容,晚上则是预习新的知识点。这种方法使我能持续巩固记忆,防止知识点遗忘。
我强烈推荐参加学习小组或找一位研友。互相讨论、解答疑惑,提升思考的深度,也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