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建议政治花费时间不必太多,如果你是文科生的话从9月份开始到12月一共3个月搞定。如果理科生的话可以稍早一点。政治复习就是看熟悉考点和做练习题。先看考点,结合自己看书的记忆做练习题,结合答案把做错的标记后牢记。最后最后一个月花半个月时间来做各个辅导机构的模拟题,然后利用最后半个月背诵模拟题的简答题就完全可以。 政治关键的复习方法是找对资料,好资料是你成功的一半,在此我极力推荐:基础参考书:《风中劲草——考点》《风中劲草——习题》《风中劲草——答案》最后冲刺题:《蒋中挺最后四套模拟题》《肖秀荣政治冲刺模拟题》《任汝芬最后四套模拟题》.
考研数学方面:
暑假前最好做好一次预科,我觉得暑假强化要加紧,争取一轮结束,针对每天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感觉效率非常高,最好能过两轮这种强化,真题刷两次,可以用30年的,但是时间不够有15-20年也可以,冲刺的张宇八套和四套建议做做,总之数学题海战术算是应试方法,多背公式多总结,不要觉得数学就是做完结束,错题本的累积是最后冲刺的利器,一定不要偷懒。
考研英语方面:
然后最重要的是,你要开始看阅读了,不要看150篇先,看一些简单的文章,刚开始不求掌握句子结构,只求在文章里面再一次遇见单词书上的单词,形成前后照应,多照应几次你就记住了。到什么时候结束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考研的过程中,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目的:有的人觉得阅读文章感觉很顺就是结束,我告诉你,不可能,不要将你要达到的最后结果作为目标,而是分阶段,制定阶段性目标,比如,在阅读中背单词到你将60%的单词书上的单词在阅读中照应过几次之后,你可以快开始做阅读并且研究句子了,有的人学习英语不知道那一阶段该干什么,一点谱都没有,希望我的文章能给你一个大概的方向,具体的得靠你自己摸索了。我估计60%的数字,怎么也得2到3个月吧。很多人学习浮躁,不踏实,容易受影响,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学习的惯性,本来准备把这一点拿出来单独写的,因为考研是个系统的工作,惯性非常重要,也许有一天才能真正的明白我的意思。如果有人已经明白了,我就更开心了。研究真题的什么?怎么研究?研究阅读和新题型50分,别的就算了吧。可以先看阅读,有些人觉得新题型都是放弃的对象,那我只能说,人各有志,且行且珍惜。作文压分严重,我们写作基础也不好,而且影响全局得发挥,不得不加以练习,必须有至少3-5篇大作文你背的滚瓜烂熟,小作文各个题材都要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的复习,我将其分为三大块: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理论。微观经济学主要涉及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企业理论等内容,理解并掌握供求模型、效用理论、成本利润分析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则涵盖了经济增长、货币银行、国际经济关系等领域,GDP核算、IS-LM模型、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我特别关注的部分。
对金融理论,我主要聚焦于金融市场与机构、投资学基础、公司金融等方面。理解金融市场如何运作,熟悉债券和股票的基本特性,掌握CAPM模型、MM定理等核心理论,深入理解风险管理和资产定价,这些都是备考的关键。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对经济学原理,我习惯先凭教材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题来巩固记忆。对复杂的公式或模型,我会尝试自己画图解释,以加深印象。我利用网络资源,如Coursera、edX等平台上的课程,辅助理解难懂的概念。
我强调实践应用。金融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我会定期阅读财经新闻,尝试用学到的知识去解读市场动态,这既锻炼了我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也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练习不能忽视。凭反复练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答题速度,也能检验自有的知识掌握程度。我建议大家在每次做完一套题后,都要认真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