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1000题,十月份开始做的,单多选同步。十一月看1000题的错题,知识点提要出来后,过了一遍,精讲精练我就没看了,太厚了,而且公共课要求不高。再后来就是八套卷,四套卷。八套卷做选择题,大题没有时间我就没看。四套卷我是最后两个星期才做,考前四天开始背大题,考前一天,才背了一套半,真的背到哭。背完第一遍已经11点,又过了一遍12点。我心态好一些,如果大家容易焦虑,可得稍微提前点。政治在去集训营前我一直都是在看网课,大概是从8月开始的,我听的文都蒋中挺的,政治这个你就是要找一个你能听下去的老师,你要做的就是先都过一遍,梳理框架,尤其是马原,要多想,练习题一定要做肖秀荣的1000题,做2遍,错题反复看。
考研数学方面:
虽然我的数学基础扎实,可能无法提供适合初学者的建议,但我强调一点,处理做过的真题中的错误,应多加复习,不要死记答案,关键是深入理解,直至能够独自解出正确答案,甚至看到题目就能回忆起解题步骤。做数学题务必动手,偷懒会在实际考试中导致惨败。按照全书的节奏学习数学,每天坚持阅读并同步练习。如果初期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可以参考考试大纲,有针对性地查看教材并解决课后习题,之后再投入全书的学习。暑期过后,逐渐接触试卷,我先是做了模拟卷,包括双李系列,它们的难度明显高于真题。掌握模拟卷的技巧后,转战真题,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尽管某些题目仍需积累经验。起初,你可能会被数学的各种方法搞得头昏脑胀,但渐渐地你会发现其实方法就那么几种,一旦掌握并不难。考研是个漫长的过程,四五月开始学习数学和英语就足够了,只要稳扎稳打,完全可以应对。全书虽然涵盖了广泛的知识点,但可能较为零散,单靠一遍阅读记忆效果有限。
考研英语方面:
从七月起,我投入了近两个月的时间钻研历年真题,并完成了一本专门的训练手册,每天都根据手册规划的任务来解题。同时,我也为自己设定了每日的学习计划,确保按部就班地复习,坚持每天攻克一篇文章。在练习过程中,重要的是领悟解题策略和技巧,多研究答案解析,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多次重温以加深理解。进入十一月和十二月,词汇学习不能间断,此时应开始积累英语作文素材。若是等到十二月才开始,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从十一月起,大作文和小作文各背诵8到10篇,并且务必要通过默写来检验记忆效果。如此安排,英语学习的步伐将保持稳定,你也能够对自己掌握的情况胸有成竹。每天大约花费1到1.5小时就足够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涵盖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多个方面。对系统建模,你需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和状态空间模型,这是理解控制系统的基础。这部分需深入理解每一个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并凭大量练习来熟练应用。
稳定性的分析是自动控制的核心。奈奎斯特判据和劳斯判据是判断闭环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理解这两个判据的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了解根轨迹法也能帮助你直观地理解系统的动态特性。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是最常见的,但如何按具体问题选合适的设计方法,如频率响应法或状态反馈控制,就需你对各种设计策略有深入的理解。这里,理解控制器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是实际工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的方式。阅读课本和参考书,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凭做习题和模拟题来巩固知识。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家用电器的控制系统,或者设计一个简单的仿真模型,这样你更好地理解自动控制原理的实际应用。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十分有益。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激发思考。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论坛、学术论文和教程视频,也是扩展知识面的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