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药物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对政治方面的担忧最小。第一年,我主要依赖肖秀荣的试卷集以及历年的试题。前期,我投入大量时间解答无数选择题,几乎完成了2000年后所有能找到的题目(因为快速完成选择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步骤,尽管我的成绩并不顶尖)。进入后期阶段,我在回顾错误或已经做过的选题的同时,也开始研读大题的素材。我的策略很简单,无论基础如何,购买肖和任的试题,比较他们的答案解析,理解他们从何种角度剖析问题,并找出其可能的盲点。通过参考马哲教科书的不同章节,我能发掘出新的分析角度。以寻找答案缺失为目标去学习,能让你站在更高的视野,同时也能记住更多的内容。此外,高中政治强调的方法论,我要强调,绝对是考试的重点,即使肖秀荣本人未予确认,但我确信它一定会考。当你做了很多卷子,看了许多主观题的答案,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可以用多种分析角度和方法论来解释。所以,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的建议是你想到的所有相关方法论和观点,都尽可能地列举出来,写在答题纸上。我们的政治考试并不要求你担心偏离主题或者担心6、7个要点中有1、2个不太贴切。实际上,评卷老师更害怕的是你的回答缺乏深度和广度,而不是因为你联想的知识点过多而扣分。近年来的考研趋势是鼓励考生展现个人见解,了解这一趋势将有助于你更加自如地备考。
考研英语方面:
说回来,英语应该怎样记单词,我是认为把它放到句子中去记,也就是你最好记一个短语,或者和它相关的一句话,在语境中去理解句子,此外在查单词的时候,建议大家先看英英解释,不要看汉语的,其实很多复杂的单词,都是用常见3000多个英语单词解释的,你养成了这个习惯,以后不管是考研还是以后出国实用什么的都有很大好处,我用的是之前用的MIDCT,这是一个开源的词典,就是你自己可以往里边加内容,全是英英解释,要是有同学觉得麻烦的话,可以用有道,有道现在也做得比较好了,但是要注意要使用英英的解释,因为有道自动对应的就是英汉的解释,所以同学们要注意。最后同学们在买单词的书时候,尽量要买有例句的,然后自己去背句子(不用太长,主要弄清它的使用语境),这里我就不推荐什么单词书了,因为我也没背过单词,只是最后半个月的时候把黄皮书(就是买真题配套送的)每天花半个小时后瞄了3遍左右,每天大概半个小时吧,因为我的单词积累全是在考研前看〈经济学人〉积累起来的,之前测了一下,大概10000左右,所以要是大家有时间看〈经济学人〉,建议就使劲读,然后自己全文翻译,后面你会发现,那考研英语啥的都是渣渣辉~
考研专业课方面:
药学专业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这就需具备广博的知识面和深入的专业理解。对药理学,理解和记忆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副作用及禁忌症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主要药物类别,如抗生素、镇痛药、抗精神病药等,要熟悉其作用靶点和临床应用。
药物分析学则更偏重于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结合,需掌握各种药物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紫外可见光谱法等,并能理解其原理。对样品的前处理步骤,如提取、纯化,也要有清晰的理解。
至于药物化学,这是我的主攻方向。理解药物分子结构与其生物活性的关系是基础,要熟练掌握药物设计的基本原则,如构效关系、药动学参数等。药物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也是重要的考察点,需具备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凭做题来强化记忆,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能反映出命题人的思路和侧重点。实践操作同样重要,有条件的话,尽量多做一些实验室工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能深化理解。
复习过程中,我习惯用彩色笔记记录重要概念,用图表帮助理解和记忆复杂的反应机理。定期的自我测试也是必不可少的,及时发现知识盲区,进行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