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是在十月份以后才开始涉猎政治学习的。我选用的主要教材是由考试中心编制的政治“红宝书”以及配套的大纲解析练习册。“红宝书”已经标好了关键点,内容条理分明。此外,我还浏览过政治大纲解析和任汝芬的“序列一”,后者在阐述上相当清楚。政治的选择题同样举足轻重,它们有助于填补知识空白,强化对概念的理解。仅仅阅读“红宝书”可能还不够,有些信息可能会只停留在视线中而未深入脑海。到了复习冲刺阶段,其实并不一定要死记硬背,只要能把知识点梳理得井井有条,并牢记于心,在考试时能够有条不紊地表达出来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准确分类知识点,其次是要保持字迹工整,尽量避免每行文字倾斜。
考研数学方面:
五月到六月中旬(即暑假前)过数学全书(张宇或者李正元的)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一定要全覆盖,不能漏掉全书上已有的知识点。做自己的知识体系图,这个阶段只要求做大体的,不用追求完美,后面在冲刺阶段再继续补充,那样才更有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至于阅读,千万不要做模拟题,质量太差,我做了几天150篇就扔到一边了。真题我只做了一遍,从2002年开始做到去年,一开始比较难,所以我并不在乎正确率,主要拿来精读,查查单词,分析一下文章结构和思路,然后快速口头翻译,有的同学有笔头翻译的,我开始的晚,且把大量时间留给了专业课,所以只能进行口头翻译。英语做到13年以后,我再做后面几年的,阅读只错两道,于是我惊喜地继续做真题以及精读。11月中旬开始看凯文的写作,背不住,后期就自己改了一点模板然后背诵,套写,仿写,如果不是自己英语底子非常好,利用模板最后得分肯定比自己写的要高,翻译没有特别训练,考研的翻译还是很简单的,完型我一直不是很开窍,所以得分不高,但是发现今年的完型好像并不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的核心在于理解和分析各种信号,以及这些信号如何在系统中传输和处理。需掌握基本的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包括它们的产生、性质和变换。傅立叶分析是解析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信号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傅立叶级数和傅立叶变换,一定要熟练运用。
系统的概念是理解信号处理的基础。线性时不变系统(LTI)理论是这部分的重点,要深入理解其特性,如频率响应、稳定性和因果性。对系统函数H(s)或H(z),不仅需会计算,还要能按其极点和零点分析系统的行为。
再者,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是解决信号与系统问题的两大利器。它们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使问题简化。卷积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也至关重要,它是描述系统对输入信号响应的方式。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理论部分要多做笔记,梳理概念,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公式和定理不仅要,更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实践方面,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尤其是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它们帮助你熟悉解题技巧,提高解题速度。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知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理解信号与系统,因很多实际的信号处理都是在硬件平台上实现的。结合电子技术的学习会对这门课有更深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