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九月才开始着手政治复习,认为提前太多并无太大必要,毕竟这门学科主要依赖记忆。提早看也难有深刻印象。由于我高中时专攻理科,所以在考研之前对诸如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这类政治概念一窍不通。理科背景的学生自行复习这些内容可能会感到相当困难,特别是马原的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构架。后期我紧跟肖秀荣老师的步伐,他的考研预测确实有分量,竟然能在考试中命中原题。关于资料,我个人推荐全程使用肖秀荣老师的系列教材,尤其是最后的肖八和肖四,这两套试题的大题部分必须购买并确保全文背诵掌握。
考研数学方面:
九月起,我回归基础知识,全面复习了教材和复习全书。进入十月,我完成了660题,并重做了暑期训练中遇到的困难与错误题目,以及660题中的错题难题。从十月初开始,我着手历年真题,但并未从头做起,而是从2005年至2016年的试题入手,起初每日一练,后期改为每隔两到三天一套,整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每个人的进度不同,做题频率可灵活调整,但务必严格把控时间,模拟真实考试环境,答题后认真批改,深入理解错题难题。完成真题后,我转向李永乐的六套冲刺卷和张宇的八套卷,这些卷子难度较大,分数不必过于挂心,关键在于巩固知识和维持手感,非必做项目,真题才是重心。在此期间,我会继续做冲刺卷,同时回顾之前的错题,不断温习660题、真题和模拟卷的错题。十一月以后,我每天投入约四小时在数学上。而八套卷则能让人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唯有正视现状,才能持续进步。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初期要着重背单词,也可以背高频词汇,直接练习考研真题的阅读,在阅读中会增强对单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将真题直接买了,推荐张剑的真题解析。真题推荐多做几遍,不推荐做模拟题,前期可以只练阅读,这样每篇阅读做完在批改后要对原文进行翻译,并对照翻译进行比对,以此来练习翻译,同时也可以整理好的句型,留作作文用。作文留作10月份再专项练习,作文的话可以将各种主题的都选一些来背,至少背20篇,书信也是要至少掌握10个体裁的,以应对各种主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涉及组织行为、决策理论、领导力、规划、控制等多个方面,需对这些基本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例如,理解什么是有效的决策,如何凭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掌握领导风格的不同类型及其影响,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如何应用;理解计划与控制的过程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
深入研究经典的管理理论。如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等,这些都是管理学的基石,对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有深远的影响。关注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比如系统理论、权变理论等,这些理论会帮助你更全面地看待和解决管理问题。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升管理学理解的重要途径。凭阅读并分析各类企业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要注意分析案例中的管理问题,运用所学理论提出解决方案,并反思其可能的局限性和改进空间。
重视实践应用。参加模拟管理活动,或者在实习中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管理工作,都能加深你对管理学的理解。实践能够你更好地领悟到理论的实际效用,也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
持续关注管理领域的前沿动态。管理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新的思想和理念层出不穷。定期阅读学术期刊,关注行业新闻,帮助你保持知识的更新,增强对新趋势的敏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