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邮电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大四开学之初便可以着手学习政治,但需立即投入全力。我发现深入理解政治其实很有趣,我们不应排斥它,更无需恐惧。因为只要专心致志地复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政治是可以显著提升分数的科目,尤其是对于像北京这样政治考试难度较高的地方,这一点尤为重要,切记切记!
考研数学方面:
我早早地就开始涉猎数学书籍,不过阅读进度并不迅速,大约是从七月份才真正系统性地研读。我采取了一种方法,每读完一章,就配套完成那一章的所有习题,对于错误的部分,我会用标记圈出,并将它们整理进专门的错题集里。我使用三种不同颜色的笔,蓝色用来抄写题目,黑色记录答案,而红色则用来标注关键知识点和注意事项。整理错题时,我不再重复抄写同类问题,而是挑选一两道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这样既能避免疲劳,又能在回顾时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在暑期期间,我会边学习边记忆重要的公式和定理。暑假结束后,我进入了强化训练阶段,开始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包括17年的五套超越题,张宇的8+4和400题中的5套,以及李永乐的6+2,从2004年至20年间的真实试卷,我每天都坚持做一套。到了十一月中旬,我与一位同伴约定每周完成一定数量的套题,尽管我们的交流仅限于网络,但这对我产生了很大的鞭策作用,想偷懒时就会想起彼此的约定。每做完一套题,我都会至少回顾两遍,深入分析每种题型,因为之前只顾着做题的乐趣,结果到了真正的考场却无法辨认出来。实际上,有些大题在模拟卷中已经出现过,我都一一记录下来,在考试前再次复习,以加深印象。这种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如果时间充裕,希望提升词汇量和阅读理解力,建议在复习初期(尤其是提前开始复习时),选择阅读一些原创英文短篇小说或经济学人等专业期刊的文章,目标是理解内容并熟悉常见词汇。我在第二次备考时,使用了《华研外语》的真题集,其中包含40篇出自经济学人的精选文章,因为我觉得自己在经济和科技类文章方面较弱,所以我首先阅读这些,大概读了20篇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作为理工科的基础课程,其重要性不言喻。它主要研究物体由于力的作用产生运动状态改变的规律,涉及质点动力学、刚体动力学、振动理论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不仅对后续的专业学习,也对我后来的研究工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深入理解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牛顿三定律、动量定理、能量守恒等,这些都是理论力学的核心。要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意义,不只是公式。例如,理解力矩是如何影响物体转动的关键,明白动量和动能的概念帮助分析物体运动的状态。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关键。理论力学的习题往往需将抽象的理论应用到具体情境中。大量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遇到难题时,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如利用图解法、解析法或实验法去求解,这能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理论力学的知识点繁多,但并非孤立存在。凭绘制思维导图或者构建知识网络,更好地理解各知识点间的联系,这对理解和记忆大有裨益。
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同样重要。我会每周设定一天进行复习,重做前的题目,确保对已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模拟试题的训练也是必要的,它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