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国际关系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至少要做到:大纲解析2遍+肖秀荣1000题2遍(一遍正常做一遍复习错题)+风中劲草课本1遍配套习题1遍+二十天二十题(背熟)+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包括选择题全部背熟!)+任汝芬最后四套+风中劲草最后四套 1、大纲解析太重要了!任何参考书都无法替代!一定得扎实的至少2遍!但是如果你本身对政治不来电,一定要多翻几遍!2、1000题的话太经典了,是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手册~!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着急看答案,一定会大纲解析找一找!并标注出来!此外复习错题也很重要!1000题是提高选择正确率的重要法宝~3、风中劲草很适合抓重点~!习题也编的不错,特别是把历年真题都收录了!但是它的知识点是精编版,不建议过度依赖,还是要看大纲解析~4、肖秀荣最后四套命中率太高了!!!今年应该至少命中三道大题,一道沾边;去年命中两道的样子!这个题用过的人都知道,太重要了!!!5、二十天二十题、风中劲草最后四套题和任汝芬最后四套都要看,但第一个是侧重简答后两者侧重选择就好~! 我对政治不是那么的头疼,从大纲解析出来(九月份以后)才复习的。没有通篇背过大纲解析,只把二十天二十题和肖四背熟,就上考场了,当时选择做的也比较顺,简答有四个都非常有底,所以成绩还是说的过去。但是如果你对政治非常头疼,建议还是要多下点功夫的~ 毕竟政治到时候不过线还是很吃亏的~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成功通过六级考试,阅读能力尚可,从16年9月起开始备考。初期以朱伟的《恋练有词》为基石,反反复复研读了三次,随后涉猎了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接着便进入了真题训练阶段,起初主要攻克2007年至2017年的试题,两轮下来,速度逐渐提升。在做题过程中,我认真记录笔记,以便找出不足之处。完成一轮后,第二轮复习变得游刃有余,若第一轮基础牢固,后续只需回顾之前记下的笔记来巩固未掌握的部分。作文部分我是临近尾声时专门集中练习的,大约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同时,在整个备考期间,切勿忽视词汇积累,我借助手机上的扇贝APP来辅助记忆单词。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概论》,这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行为、政治思想等多个方面。在学习时,我首要的是理解每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和内在逻辑。例如,政党的性质、功能,民主的类型和实现形式等,都需深入理解其背后的理论依据。我还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凭分析新闻事件或历史案例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帮助巩固记忆,并训练答题技巧。
对《国际关系史》,我认为关键在于把握历史脉络和重要事件的影响。从19世纪末的欧洲列强竞争到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再到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每一个阶段都是理解国际关系演变的重要节点。我建议大家在学习时,先构建一个时间线,填充各个时期的事件和条约,这样有助于形成全局观。理解大国间的互动关系和战略决策,以及这些如何影响全球格局,也是很重要的。阅读原著和研究论文能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这些复杂的历史动态。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笔记整理是非常有效的。无论是政治理论还是国际关系史,我都习惯于做详细的笔记,包括核心观点、重要事件、关键人物等,这既是对知识的梳理,也是后期复习的重要材料。讨论和交流也很有帮助,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不同的视角往往能带来新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