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考研的过程中,你肯定听到很多人说不用管政治,最后背背肖四肖八就行了,甚至有人真那么做,最后一个月才来看政治,我觉得完全没有理由随便轻视任何一门科目,政治和英语都是一百分,划的也是一个分数线,同样都是分,还分什么高低贵贱呢,看你想不想为了那几分或者十几分去努力,我的备考过程是,七月中下旬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同时做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后来把重心放在理解框架,要说政治就是背,我是不同意的,我觉得更好的方法是理解知识点以后,在脑海中形成框架,形成一幅图,这样就很牢固了,最后冲刺阶段的各种模拟题,我的大题答得都不错,这都是建立在我前期复习基础内容的时候理解的比较好的基础上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以来我的数学成绩都很不错。在本科阶段专攻金融,学习了高等数学等课程,而我在大学期间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所有的数学课程都取得了满分的成绩。为了提升数学,我主要使用的是李永乐的三本书籍: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以及历年真题集。每天我会规律地投入三个半小时进行复习,待到各种模拟试卷发布时,我会挑选一些来做。除这套资料外,我还额外完成了张宇的最后八套卷和最后四套卷,这样就接近考试时间了。对于处理数学错题,我认为在感到疲倦时或遇到类似难题时回顾它们会很有帮助。从六月起,我就开始复习教科书,依次完成了复习全书、660题,并且解决了30年的真题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基石在于词汇,其重要性众人皆知。去年我借助红宝书和扇贝单词来学习,每天都坚持记忆,并通过反复复习巩固。早晨7点,我会在自习室花费半小时专心背单词。同时,每日一句的学习我也未曾间断,深感其效益显著,直至考研前夕都保持着这个习惯。我还经常阅读何凯文的考研英语同源外刊,既扩展词汇量,又积累了阅读材料。每天我都跟随着阅读训练,这是提升单词记忆力的最佳途径。最初阶段,我以老蒋阅读80篇为起点,每篇文章会仔细研读三次,力求理解透彻,同时积累解题技巧。自暑期起,我开始着手历年真题,以此积累实战经验。后期,我会按照真实的考研时间,在下午进行真题演练,每篇阅读都要精读,反复做几遍,因为熟能生巧。对于翻译和写作,也需要专门的练习,我选择了王江涛的写作书籍作为指导。总而言之,英语的学习需要日复一日的积累,平日里必须重视不断沉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覆盖面广且深入,包括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个主要部分。每一部分都需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入的理解。
在数据结构中,重点在于理解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的特性和操作,并能灵活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算法设计与分析也是关键,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比如快速排序、归并排序、二分查找等,需熟练掌握其原理和实现。
计算机组成原理部分,要理解CPU的工作原理,包括指令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等模块,以及流水线、虚拟存储等概念。了解并掌握数制转换和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
操作系统部分,核心是进程管理、内存管理和文件管理。理解这些概念如何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资源分配,例如死锁、调度算法、页替换策略等,这些都是常考点。
至于计算机网络,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每个层次的功能和协议要清楚,尤其是传输层的TCP和UDP,网络层的IP,以及应用层的各种协议如HTTP、FTP等。还要熟悉网络通信的基本过程,如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通读教材,构建起整体的知识框架,再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和巩固记忆。对难点,寻找相关教程或视频进行深入学习。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必不可少,它们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难度,提升解题速度。
在复习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理解重于记忆,尽可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凭编程或者实例去理解和运用所学。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这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