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微细制造及微机电系统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复习的过程中,政治的内容毕竟多而且杂,自己看很容易没有条理,陷入看一遍忘一遍的痛苦之中,有老师带着学会好很多的。大纲也不一定要买,可以选择肖秀荣的辅导讲义,这个有一本就行了,都是换汤不换药的东西,但是风和肖八肖四是必须要买的,至于时间安排我觉得是不可以晚于9月中旬的,前期熟悉大纲内容,做习题就可以了,大题这段时间可以不看,每天时间不宜过长两个小时,因为我时间太紧大纲到了思修就不看了,直接看的风,后期主要看风丛劲草(多数内容需要背下来的),这时候大纲当“词典”使用,肖八肖四要非常认真的做,肖四是重中之重,临近考试市面上会有很多模拟题什么的,有多少就做多少,最后把肖四全部背下来就可以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七月份以前,我专注于研读课本,力求理解所有的概念和定理,以此巩固基础,并且我把整本书从头到尾过了一遍。由于基础知识还算扎实,完成这一步并没有感到太大的困难。接着,我开始接触660这本书,它真的非常有用,能填补很多基础知识的空白,但我没能深入剖析并完整地做完,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经验。之后,我又重新做了两遍全书,我想强调的是,同学们必须提升自己的计算能力!因为在后期,大部分题目你都会解,也知道方法,但一旦计算变得稍显繁琐,你就可能会出错。所以日常练习时一定要细心计算,别指望考试时临时抱佛脚,这是行不通的!最后是做真题,你可以反复操练,直到你觉得掌握了大部分题目为止。
考研英语方面:
初次练习时,我按部分进行,单数日专注两篇完形填空,双数日则攻克两篇阅读理解,同时记录并记忆新词汇。每晚回到宿舍,我会抄录何凯文老师的每日一句,并对其做语法分析。每天大约投入四小时给英语学习,起初进度可能较慢,但我建议不必焦虑,因为随着练习,效率自然会提升。暑假期间,除了完形和阅读,我额外用一小时来尝试新题型,并深入剖析错误超过两次的阅读题目。暑假结束后,我开始全面模拟考试,除了作文以外的所有部分都会练习,从十月起,我开始注重提高答题速度。对于2000年以后的历年真题,我至少做了四遍,如果觉得单调,可以从2005年开始,保证做四遍以上也足够(我认为)。在这个阶段,不必担心记住了答案或单词,许多技巧和感悟都源自反复操练。至于复习规划,首先是持续不断的背单词,其实可以在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单词记忆是一个持久的任务,初期可以用带有解析的星火词汇书,后期只需专注于大纲词汇即可。实际上,一开始就专攻大纲词汇也是非常有效的,感觉特别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包括牛顿力学三定律、动量守恒、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核心概念。在南航的这个专业中,理论力学不仅为基础科学知识,也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工具。
理解和掌握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无论是质点动力学还是刚体动力学,都要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基础定律。例如,牛顿第二定律F=ma看似简单,但其应用广泛且复杂,需在各种情况下进行动态分析。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以及动能定理都是解题的重要手段,要凭大量的练习来熟练运用。
重视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论力学中的很多公式并非孤立存在,它们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凭推导,加深对公式含义的理解,并提高解题速度。例如,从动能定理到机械能守恒,再到拉格朗日方程,这些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理解了这种内在逻辑,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再者,案例分析是提升理论力学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凭阅读经典案例或实际工程问题,将抽象的力学原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这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做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方式。我推荐使用历年的真题和一些高质量的模拟题,凭反复练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对错题,一定要深究错误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