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应当依照考试大纲来学习,并且要做大量的1000题,尤其是错误题目,需要反复练习。接着,在10月份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到了11月,要进行8套卷的训练,而12月的重点则是研读4套卷,并且要尽力背诵。期间,肖秀荣老师的书籍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按照这样的学习计划,政治得分理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最后,对于考前的押题,我不建议过分倚重某个知名专家的预测,关键在于你自身的理解和积累,相信自己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坚实的数学基础不可或缺,同时,适度挑战性的训练也至关重要。我曾经吃过轻视考研数学难度的亏,由于基础知识不够牢固,我在初试中险些崩溃……一旦掌握了基础知识,就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练习。虽然海量刷题并非万能,但数学的确需要反复操练以达到娴熟,解题时才能思维流畅。我当时因为害怕模拟题的难度,天真地认为考试不会过于刁钻,结果在真正的考场上束手无策,最终数学分数勉强超过三位数,与他人拉开了明显的差距。因此,只有稳固的基础加上充足的实践,才能在最终收获理想的成绩。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填空部分主要测试日常积累,它不太侧重复杂的语法规则,而是常常通过相似词汇让考生感到困惑。因此,平时积累各种固定搭配、词汇用法和短语运用是有益的。对于写作,我十一月开始使用王江涛的作文教材。小作文相对直观,而大作文更具挑战性。我背诵了十篇小作文,以及大作文的一些精彩开头和结尾句。然而,一个难题是即使背熟了也可能无法顺利写出,这是我曾经面临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按主题准备了自己的个性化模板,确保考试时能有内容表达。在构建模板后,我用过去十年的真实试题逐一练习,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我的模板。起初,撰写一篇文章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逐渐提高。实际上,评阅老师批改作文的时间非常短暂,他们不会仔细阅读每个细节,所以尽量把你能想到的内容都写出来,同时保持字迹工整。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的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信息的载体,理解它的性质,如连续性、离散性、周期性和幅度等,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花大量时间去深入理解这些基本概念,并凭做大量的习题来巩固。
掌握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关键。这两种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它们能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分析信号。我会凭反复推导和应用,力求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
再者,滤波器的设计和分析也是重要的一环。需了解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按需求选合适的滤波器。Z变换在数字信号处理中的地位不可忽视,它是理解和设计数字滤波器的关键工具。
对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有效的。我会先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建立起对知识点的整体框架,凭做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我还参加了一些在线课程,凭视频讲解,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模拟试题的练习也必不可少,它帮助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足。
我强烈推荐团队学习或者找到学习伙伴。一起讨论问题,碰撞出新的思路,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面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有时会感到困惑和挫败,但,坚持就是胜利,每一次的挫折都是通往成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