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资源与环境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制胜之道在于适度,通常选择题与主观题的答案差异不大。它固然重要,但不宜过分投入,以免挤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无需过早启动复习,早起的鸟儿未必有虫吃,九月至十月开始备考也来得及。政治考试的基本要求是不影响总成绩,若想提升分数,则需妥善安排学习进度。2015年的考研政治颇为棘手,高分不易,部分试题出其不意,讲义中无从寻觅线索,全凭个人洞察力解答,这是否揭示了未来趋势尚不得而知,但它确实表明仅依赖死记硬背并不足够,理解才是关键,实际上需要硬记的部分并不算多。我个人使用了肖秀荣的三部曲:教材、1000题集和历年真题。首先,我会仔细阅读教材,并完成每一章后面的习题。我会在完整学完一个部分的所有章节后再做1000题对应部分的题目,以此检测记忆效果(做题时严格闭卷)。然后标记出已掌握的题目,跳过,留下不确定或错误的题目以备后续复习。第二次阅读时,我会侧重于重点内容,并回顾之前的错题,再次剔除一部分已巩固的知识点。第三次,我专注于需要背诵和重点记忆的部分,持续温习错题,同时尝试解答分析题,将必备的知识烂熟于心。考前,我购买了肖秀荣的时事小册子和八套模拟卷,我认为单选题和分析题的得分情况大致相同,而拉开差距的往往是多选题,也是最难拿捏的部分。这需要对细节知识的精确掌握以及深入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今年的数学特别难,所以普遍分数不是特别高。数学复习资料通用宇哥的高数十八讲,线代九讲,以及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我这两套都刷了,大家看时间情况再合理安排时间。我觉得跟着辅导书复习条理很清晰,每一章就是每一章的内容,对数学知识点有个整体的框架,而后期的强化课程就会进行综合题目的讲解,感觉效果很不错,全程写笔记,自己再反复消化。我在过完数学后会再过一遍笔记,默写各章的逻辑框架,这样会使得数学的每一个考点你都很清楚。千万要记住数学打好基础很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很多人说北京压分,但是大家不要因为这个就望而却步。毕竟公共课也是很拉分的一门,所以大家依然要足够重视并且尽量让它为自己增光添彩。其实英语就是背单词+做真题,一定要反复做真题!不要做模拟题!只有真题才是最贴近考试思路的,大家考研时间那么紧张,一定要用含金量最高的真题来做。真题反复做,我就是一直用铅笔在真题上做,然后做完以后擦掉留着做第二次。另外,一定要明白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点很重要,就算你看不懂题目也能做到猜对。书的话推荐黄皮书,就个人来说自己很喜欢它的排版,可能学起来也会心情愉悦一点,哈哈。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作为一门综合了环境科学与化学知识的学科,其核心在于理解和应用化学原理来解析环境问题。首要的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沉淀溶解等基础化学过程,这些都是解释环境污染和治理的基础。
环境中的污染物行为是另一个关键点。需深入研究各类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以及它们的生物积累和毒性效应。这部分内容不仅要求理论理解,还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再者,环境化学还涉及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技术。了解各种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如光谱法、色谱法等,并能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监测手段,是考试中常见的题目类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先从大方向把握环境化学的整体结构,逐步细化到每个知识点。理论学习与实践结合,凭做实验或者阅读研究报告,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历年真题和模拟题的练习不可忽视。凭解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区,也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和答题技巧。记得要定期复习,防止遗忘,尤其是一些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和公式。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自己,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