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会计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最佳的政治理论学习起始时间是7月,过早可能会导致记忆不牢,而太迟则可能造成记忆困难或需要大量额外时间。规划时,应根据个人打算复习的次数来设定每日的学习量,比如按页数分配。不推荐依据每天设定的学习小时数来规划,因为若仅规定一小时学习政治,要么难以确保学习质量,要么可能导致进度滞后。
考研数学方面:
我集中精力复习的是数学部分,几乎研读了全书七次之多,660题完成了双轮,全真模拟400题也做了两次,真题同样重复了两次,还攻克了张宇的最后四套题目一次。在最后的二十天里,我专注于基础知识的回顾。然而,今年的数学难度明显提升,所以大家必须认真对待模拟试题,不能期望像过去那样,认为16年难了,17年就会简单。要知道,在考研中,数学表现优异通常意味着总分也不会差。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做题,找出自己的弱点并总结经验,然后再继续刷题。实际上,当全书看到第三或第四遍时,应对真题已经绰绰有余。不过,提升解题速度和精确性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来实现。务必多动手实践,遇到困难时与同学探讨,绝对不可忽视数学的重要性。我没有看课本,而是首先快速浏览了张宇的18讲以了解基本知识点,没有立即做题。接着,我使用了李开元的那本粉色封面的教材(这本教材真的非常实用,至少对我来说非常适合)。
考研英语方面:
让我详细讲解一下考研英语的学习策略。首要任务是积累词汇,单纯依赖机械记忆并不理想,但如果你的词汇基础薄弱,确实需要花时间背单词。如今科技先进,推荐大家安装有道词典应用,将单词书中的陌生词汇添加至收藏夹,这样便创建了一个个性化的闪卡词汇库。利用乘车或等待的碎片时间,打开有道闪卡隐藏汉字,只看英文单词,不清楚的点击查询,简单高效。单程通勤时间大约可复习四百个单词,记住单词的关键在于多次快速浏览,鲜有人能做到过目不忘。其次,提升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实战演练——做历年真题阅读理解。连续完成两篇,检查准确率,并标记出不熟悉的单词,使用高亮笔做标记,同样存入有道词典。接下来,你要关注的是对文章整体的理解,阅读时,必备的技巧是解析句子结构,至少要做到迅速定位主谓宾,以理解基本含义,特别是面对复杂长句。对于每个段落的主题,记得在关键句子下面画线或标注关键词,这有助于你全面理解文章。最后一步是对每个题目进行剖析,确保清楚题目的意图。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市场机制、供求关系以及消费者行为理论是基础。需求、供给曲线的移动规律,以及价格如何作为资源配置的信号,这些都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厂商理论,包括成本、利润最大化等问题,也是备考的重点。我建议凭做大量的练习题来熟悉这些概念,并尝试用实际案例去解释这些理论。
宏观经济学则更注重对整体经济环境的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都是关键知识点。尤其要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GDP、就业和物价水平。这部分需阅读和理解大量经济数据,培养宏观经济分析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先从教科书入手,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再辅以参考书籍和论文深化理解。定期做题,检验和巩固所学。我还发现,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一起探讨问题,既能提高效率,也能激发思考。
经济学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学科,关注时事,尤其是财经新闻,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凭分析国家的经济政策,理解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