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拥有坚实的政治基础,直到16年的暑假我才着手准备复习。初期阶段我只是简单地过了一遍四本书,接着在第二轮中通过广泛做题来全面掌握各个知识点。第三轮,我依据教学大纲反复练习并整理错误题目,第四轮则是通过各类模拟试题来构建答题模板,并对大题进行总结。最后,在第五轮复习时,我专注于回顾错题集和优化答题模板。尽管我在主观题部分表现一般,但总分依然保持在不错的水平。相较于其他科目,政治或许显得不太突出,但却不容忽视。如果采取有效的学习策略,政治科目反而可能成为最容易提分的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660道题目之后,接下来应当接触一些真实的考试题目,因为之前的阶段主要是为了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在需要了解考研数学的实际考察方式。我选择了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它非常实用,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过去十年的全套真题试卷,而第二部分将这些真题按照各个章节重新编排。这种方式让你可以通过阅读第二部分,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如何被考查的,以及哪些是经常出现的重点。我当时选择先读第二部分,并按照章节顺序逐一完成了所有真题,以此理解不同部分的特点并找出共通点,从而识别出哪些内容更为关键,哪些相对次要,以便针对性地备考。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无论你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在开始复习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教材一至两遍。这样做有助于那些学过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人重温本科知识;而对于未曾学过的人来说,对照大纲学习知识点是建立牢固基础知识的关键,为解题做好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备考期间,持续积累英语词汇至关重要,千万不可懈怠。我个人选择的是《恋练有词》作为单词书,主要是觉得传统的绿皮书和红宝书太过厚重。我逐个研读了所有单词,并将例句抄写了一遍,尽管这种方法进度缓慢,但确实有助于加深记忆。后续只需反复温习自己的笔记即可。在你背诵了一两轮单词后,可能会发现在做阅读理解时仍无法记住全部词汇,这是很常见的现象。为加强记忆,我建议一个实用技巧:仔细研读每一篇阅读真题,记录生词并查阅字典。我总计积累了三大本单词笔记本,其中两本来自《恋练有词》,另一本则是专门摘录的考研真题词汇。这个过程可能既漫长又艰难,但只要你坚持精读几年的真题,你的阅读能力必定会有显著提升。这个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最终会让你收获颇丰。
考研专业课方面:
通信类专业综合涵盖的知识面广泛,主要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核心课程。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信号与系统是通信理论的基础,理解系统的线性、时不变性和因果性,以及傅立叶变换的理解和应用是必备的。数字信号处理则涉及到离散时间信号的分析和处理,Z变换和快速傅立叶变换(FFT)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通信原理是通信类专业的灵魂,你需深入理解并能应用调制、解调、编码、信道模型等相关概念。例如,了解不同类型的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方式,理解信噪比、误码率等性能指标,并能计算和比较各种通信系统的性能。对扩频通信、多址接入技术如CDMA、TDMA也要有基本的认识。
再者,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在复习过程中,尝试凭MATLAB或Python等工具进行仿真,模拟通信过程,这将有助于你更直观地理解复杂的通信理论。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和提高解题速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共同解决难题,相互激励,共享学习资源。保持好的心态也至关重要,避免过度压力,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足够的休息和锻炼,这样在备考期间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