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尽管我的政治成绩不算突出,但我仍想分享一下复习策略,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我大约在8月底大纲解析发布后启动政治复习,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和风中劲草。首先,我会仔细阅读大纲解析,每一章节配以一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客观题(由于此书需反复使用,建议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作为理科生,学习政治对我来说是个挑战,起初读不懂书,做题也一头雾水,只能强迫自己坚持,第一遍看完仍感困惑,不知所云。第二次阅读时略有改善,这回我把重心放在1000题中的错误题目上,理解答案解析,并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出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单选和多选分开)。如此一来,第二遍结束后,书上布满了标记,明确了考试的关键点,再看书就清晰多了。接着,我不断做1000题以巩固知识点,解决所有不懂的地方。进入10月,模拟试卷开始发售,我会立即完成其中的客观题,以此评估复习效果,错题要格外留意。到了12月,我开始准备主观题,熟记肖秀荣的四套卷,尤其重视八套卷,但由于后期记忆压力大,20天20题只背诵了一部分。我认为背诵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非期望原题重现,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提供答题思路,许多表达可应用于多种题目,考试时稍作调整就能应用,因此对于主观题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数学方面:
学习数学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像我就属于对数学比较感兴趣的那类,但是我最突出的弱点就在于很马虎,老是算不对,这在实际考试中是很吃亏的。所以导致的结果就是虽然我可能每道题都有一定的思路,但是最后的结果是每道题都有扣分。所以大家在基础知识已经扎实的前提下,一定要更注重计算能力。数学的辅导书我买了很多,做了很多,结果就是每个阶段我都在买数学参考书,个人而言也比较推崇数学的题海战术,当然在题海战术之后更要注重总结。然后就是数学的学习一定要结合总结,这个在自己做题的过程中是很难悟出来的。总的来说,数学也就两点、一个是基础、一个是练习,学习基础知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到最后就是一种每天定时定点期待做题的状态;然后练习不是说每道题自己知道怎么做就ok,一定要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实践、亲自练习,这样在临场考试时出的差错也会少一些。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中旬以后到11月底,做阅读理解以及2005年以后真题除作文外的其他部分。当时花在新题型上的时间比较少,老师讲过一些做题技巧,可惜我课下没有好好复习巩固,导致今年新题型成了重灾区,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大家可以重视下新题型,不要因为分值低就放弃。不仅仅是新题型,大家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版块,因为很可能将来决定你能否过线的只有几分之差。进入12月,主要就是背范文了,我主要背了朱伟的小黄书,在背诵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好的句式,要试着模仿写一写,真正做到活学活用,不要太过于依赖于作文的押题,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如果想要作文拿高分的同学,可以开始的早些,毕竟作文要拿高分还是需要点功底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涉及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以及流体流动的基本规律等内容。对每一章节的基础概念,如压强、密度、速度等,需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并能熟练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伯努利定理不仅是理论计算的重要工具,更是分析管道流体流动的关键。
公式推导和运用是核心。流体力学中的许多公式,如连续性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需不仅会记忆,更要理解其推导过程,这样灵活运用到复杂问题的解决中。我建议大家在复习时,尝试自己动手推导这些重要公式,这样加深理解和记忆。
再者,实验和案例分析不可忽视。工程流体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凭实验来验证和理解。在复习阶段,找一些经典实验案例进行分析,如风洞试验、水力模型试验等,这将帮助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做题和模拟考试是提升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流体力学的题目往往有一定的难度,需具备好的分析能力和计算技巧。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历年的试题和模拟题,不断磨炼自有的解题思路和速度。
切记要定期回顾和总结。流体力学的知识点繁多,定期的复习和整理帮助巩固记忆,避免知识点的遗忘。对难以理解或易错的部分,要做特别标记,反复练习直至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