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分三轮。第一轮7月底到10月上旬,把马原、毛概、史纲和思修课本看一遍,尤其是前两门要多花些时间千万要理解书中的基本概念,理顺来龙去脉,再加以记忆,在考研枯燥的复习中看政治也是一种乐趣,每天学累了就抽出两个小时看政治书,后两门可以快看关键记忆目录。第二轮10月中旬到11月底做风中劲草选择题和历年真题。第三轮12初到12底做肖四等押题试卷并背诵答题。我看政治课本你可能不理解,在四门科目中政治是容易受人忽略,其实政治是最容易提成绩的。政治关键在于选择题,而选择题大多时都需要理解,所以需要理解政治课本中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刚开始我主要看教材,但是进展很慢,看了一眼真题很绝望。后来我开始看复习全书,我用的是北大出的那本粉色的,东西很多,讲的挺细。高数和概率论用这本全书,线代还补充了李永乐的。建议期末考试之前最好要开始全书,暑假继续看。给大家一个时间标识,希望大家在强化阶段开始之前,复习全书的第一遍要看完,这样强化才会有收获,要不然基础不扎实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提一下,数学要注意三件事:定义的理解,扩展的思维,扎实的计算,这三样都不能缺少,缺少一样就不能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解题。幸运的是自己在这方面还是具有优势的,除了上述的参考书,我有自己专门的错题本,包含相似的知识点,容易错误的地方,平日里对一些相关知识的感悟等等。建议有时间的人这么去做,对于最终得高分很有用。
考研英语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研读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压力山大。之后,我转向了一本北京大学出版的粉红色复习全书,内容丰富且讲解详尽。这本书对高数和概率论特别有帮助,至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以李永乐的资料加以巩固。推荐大家在学期结束前就开始接触全书,并利用暑假期间持续学习。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要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学习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耗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稳固计算,这些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我个人在这一点上还算得心应手,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门整理的错题集,记录了同类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条件允许,我强烈建议你也这样做,它会对你的高分之路大有裨益。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光学是一门深入探讨光的行为和性质的学科,它涵盖了广泛的理论知识,包括波动光学、量子光学、几何光学等。在复习初期,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扎实的理解。波动光学主要关注光的波动性,如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理解菲涅尔区、夫琅禾费衍射、双缝干涉等基本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至关重要。量子光学则涉及光的粒子性,比如光子的概念、光电效应以及激光原理,这部分需结合物理基础深入理解。至于几何光学,主要研究光线传播,包括反射、折射定律,透镜成像等,这是应用最为广泛的部分,也是考试的重点。
在学习过程中,我个人觉得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非常重要。尝试自己动手做些实验,如使用光栅观察光谱,或者用激光演示干涉和衍射,这将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不仅检验理解程度,也能帮助你在解题中发现新的思考角度。
对复杂的理论,例如傅里叶光学或激光原理,建议先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体框架,再逐步细化每个部分。理解傅里叶变换在光学中的应用,以及激光产生的条件和特性,这对解决复杂问题很有帮助。
阅读和理解经典的光学教材,如Hecht的《Optics》,是非常有益的。书中的例子和习题帮助你深化理解。关注科研前沿,了解最新的光学研究成果,开阔视野,也许会发现一些新的思考点。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与同学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解答疑惑,这种互动学习方式往往能激发更多的灵感。保持好的心态,坚持到底,自己,也是考研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