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生物质能源与材料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我是十月份开始复习,买了《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后简称精讲)这本书先于《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后简称纲解)出版,大概五月就出了。我先看的纲解,边看边划,由于其中全是黑色字体且略小,感觉不够突出重点,所以看了一点马原后换成了精讲,边看边做书后真题模拟题以及《肖秀荣考研政治 命题人1000题》。后来精讲放于自习室隔夜被窃,只能重拾纲解,此时发现该书也尚可,每天大概花一个多小时,看了马原和近代史部分,完成了相应的1000题。然后十一月风中劲草的《冲刺背诵 核心考点》也出来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将知识点列表清晰,可谓浓缩了精华,很多同学拿此书来记忆,我是看两三节书,强记一下然后拿1000题练习,完成了毛概以及思修部分。大概11月中旬的时候开始做1000题第二遍,这时有些题目仍有记忆,有些题目就像是陌生的,但别担心,1000题是用来刷基础的,留个大致的印象即可。后来买了肖秀荣的《形势与政策》(大致是这个书名),讲当前形策与时事的,可以当小说来看,书后有相应习题,由于知识点太多,如果记忆不太可能,但从后来的考试来看,时事这部分的比重很大,许多考察基础的题目都以时事为引子。最后12月开始做任四、肖八、肖四,这大概是人手一本的,任四肖八我只做了选择,肖四不仅做选择,还背了选择和大题。说来也惭愧,我背书时间太短,最后几天粗略的背了一下启航的《20天20题》,最后一天才开始被肖四,到考试的时候肖四也没背完,考试的时候看到原题只能悔不当初。如果有时间,任四和肖八的马原题也可以看一下思路,马原题我没有练习就上战场了,感谢老师手下留情,主观题给分比我想象中好。如果再来一次,我想流程大概是,先过一遍纲解,辅以1000题练习,然后看形策配着第二遍1000题,下载历年真题的马原大题归纳思路,完成任四肖八的选择加看马原大题,最后背诵20天20题,和最为关键的肖四,建议大家无论如何也要把肖四的大题拿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腹有肖四答题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数学方面:
五月到六月中旬(即暑假前)过数学全书(张宇或者李正元的)和李永乐的线性代数。一定要全覆盖,不能漏掉全书上已有的知识点。做自己的知识体系图,这个阶段只要求做大体的,不用追求完美,后面在冲刺阶段再继续补充,那样才更有针对性。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我是从暑假开始的,每天2篇,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黄皮书用完我就开始刷真题了,从03-18的真题刷了两遍,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这一点很重要哦)。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林木生物质材料基础》是一门结合了生物科学、化学、物理学和材料学的交叉学科,对考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重点内容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 林木生物质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质的定义,了解其来源、种类以及特性,这是整个课程的基础。
2. 生物质化学:这部分主要包括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等主要成分的结构和性质,以及它们在转化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机制。
3. 生物质热解、气化和液化:这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转化方式,需掌握各种转化工艺的原理、设备及影响因素。
4. 生物质材料的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如强度、弹性模量、密度等,这些参数对生物质材料的应用有重要影响。
5. 生物质材料的应用:例如生物复合材料、生物降解材料、生物炭等,要能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局限性。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
1. 理论联系实际:理论学习过程中,尝试将所学应用到实际案例中,理解其在现实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
2. 建立思维导图: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的知识点繁多,构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3. 深度阅读和做笔记:精读教材,做好笔记,把复杂的概念简化,形成自有的理解。
4. 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凭做题来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区,及时查漏补缺。
5. 交流讨论: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不同的视角可能会带来新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