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对政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为去年差点在这一科上栽跟头,尽管总体成绩还算理想。我从九月起就开始着手复习政治,它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当前时事五个模块,每个部分的重点各有不同。我要强调的是,单纯听讲座是不够的。听完一堂课后,我会查阅肖秀荣的教材来巩固和完善理解,接着做肖秀荣的一千题,第一次使用铅笔作答,标记出不确定的题目后再擦去答案。第二次复习时,只需关注之前标记的部分,并测试自己是否还记得正确答案。
具体到各个科目,首先是马哲,这门课绝对需要认真聆听,即使是讲师略过的部分也得自我研读,不能完全依赖讲解。马哲这部分变动不大,课程紧凑而系统。其次,毛中特的关键在于宏观理解和关联分析,不要局限于个别小节,我在听完课后经常回顾讲义,寻找各部分之间的关联,收获颇丰。再者,对于史纲,可以在疲劳时作为放松,虽然讲述不深入,但足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帮助我们理解当年的时事热点。至于思修部分,我采取每天总结一章的方法,用了八天完成,自己动手绘制章节结构图并记录内容,效果显著。最后,时事政治部分,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小册子,反复阅读以加深印象,这样就可以了。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我没有单独背单词,而是直接做真题阅读,看的是张剑的黄皮书。从12月到8月,黄皮书阅读看了4遍,遇到不认识的单词,就查字典,手机安装了金山词霸。阅读基本没有不认识的单词了。有的阅读我都能背下来了,顺便也把写作练习了。我也没有单独练习写作,阅读遇到好的句子,就记在笔记本上。感觉写作不是练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结果也是很显著的。后来发现有的长难句读起来还是由困难,就买了本语法书。到开始的时候,没有看完。但是帮助很大。英语我看的书并不多,但是每本书我都很认真,细致的看。看的特别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汉语基础",这门科目主要涵盖了现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知识。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汉语的基本规则和规律。建议大家首先要对《现代汉语》这本书有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其中的语素、词义、句法结构等内容。多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关注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和成语典故,这些往往会在试题中出现。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则更偏重于教学法和跨文化交际。你需了解并熟悉对外汉语教学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比如“听说领先”、“情境教学法”等。参考书目如《对外汉语教学导论》是非常好的学习资料。要理解不同文化的交流障碍和解决策略,这部分需大量的阅读和案例分析。你找一些真实的课堂实例进行思考,模拟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复习过程中,我坚持每日定时定量的学习,保持稳定的学习节奏。我会定期进行自我测试,用过去的真题或者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这样既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也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题型。
团队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讨论,碰撞出新的理解,也能互相激励,共同进步。不要忽视导师的指导,他们的经验能帮你避开许多弯路。
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压力,要学会调整,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考研不仅仅是一场智力的较量,更是意志力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