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首先应该尝试880题,因为它涵盖的内容更广泛。你可以通过880题找出自己的弱点,然后利用660题针对性地加强训练。
一、巩固基础阶段
时长:2到3个月
所需材料:陈文灯的《数学复习指南》,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历年《数学考试大纲解析》
方法:历年试题重视基础知识,重点把握三个基础:基本概念、基本属性、基本技巧。首次复习应按照大纲和课本逐章逐点仔细梳理,以全面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为主,不必追求速度,至少过两遍。
二、提升强化阶段
时长:3个月
所需材料:李永乐的《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全真模拟经典400题》
方法:这两本书的难度适中,需反复练习两遍,以便发现遗漏之处,检验初步复习的效果。
三、冲刺突破阶段
时长:2个月
所需材料:李永乐的《数学真题解析》,近十年真题试卷,教师编写的《最后四套卷》
方法:首先按照年份由旧至新的顺序做题,每天完成两套,并仔细分析解析中的命题模式、考查知识点和重点难点。接着限时完成十年真题,最后做几套《最后四套卷》和其他市面上的冲刺卷。
关于考研数学,1800题和1000题哪个更适合且接近真题?
我当初使用的是1800题,也有同学做660题。至于是否接近真题,我不太确定。不过,重要的是掌握不同类型的题目,个人认为1800题挺好,覆盖范围广,虽然有些知识点重复,但多加练习有益无害。
李永乐的660题与考研真题哪个难度更高?
我觉得考研真题可能更具挑战性。这些题目大多选自近年的真题,代表性强,大部分题目难度较高,尽管可能包含一些基础简单的题目,适合基础较弱的同学。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些题目颇具挑战性。熟练掌握这本题集,在考研中将大有裨益。
此外,附赠的答案册非常详尽,每道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都清晰列出,方便核对答案,精确掌握知识,弥补不足。
660题与考研真题的填空和选择题难度对比如何?
660题相对基础,但也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基础概念就容易,否则会感到困难。
相对于真题,660题可能难度稍高,但真题更新,660题的题目相对较老旧。实际上动手做起来,660题可能比真题更易入手,尤其是在真实的考试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