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想要考高分主要是在于客观题,主观题其实最后大家都差不多,拉不开差距,肖秀荣老师的肖四和肖八熟背就可以了,我买了精讲精练,1000题和真题,我从8月份开始复习政治,首先是跟着老师上课,老师讲了很多知识和干货,配合着实例理解着很容易,然后精讲精练看一遍,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时间,其他时间是复习专业课和英语,第一遍看书的时候配合1000题来看。看一章做一章的选择题,单选和多选,然后错的地方在书上找到标注出来,1000题我没有做大题,主要就是拿来练选择题的。第一遍大概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9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精讲精练,这一遍是重点看马原,毛中特和第一遍时在书上画的重点,其余的可以不看了,第二遍是配合着真题来看,我是做选择题,然后大题看着答案过一遍,之后就是肖八和肖四了,肖四出来的比较晚。之前可以好好地做肖八,我是在上午看着时间做肖八,因为政治是上午考的嘛,大题没有全部写在卷子上,只是写总结的话做的比较快,肖八的大题其实看熟练就可以了,也不需要完全背下来的,当然如果你的时间比较充足,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了。肖四的大题是一定要熟背的,我还买了任汝芬最后冲刺试卷,其实内容是差不多的,能背熟一套就可以了,主观题可以在最后冲刺复习,但是客观题是要平时积累的。
考研数学方面:
尽管我在数学考试中并未取得理想的分数,未达个人期望,但我仍想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或许能给你们一些启示。首要一点,保持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我就是因为太过焦虑,在考前一天晚上无法入睡,第二天精神恍惚,直接影响了我的表现。其次,日常的积累不容忽视。我们要坚信数学的进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初期,我会仔细研读复习资料,深入理解每个概念。开始时,可能会感到很多困惑,这很正常,除非你是天才,否则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关键是要持续阅读,用心思考,多遍阅读全书,每次都会带来新的领悟。在此过程中,交错做一些题目。反复阅读全书并配合练习册,碰到难题就深入思考,然后再回看全书。如此循环,某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从此,重点转向大量做题,每隔一段时间重读全书,你会发现自己的进步显著。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考研真题是个好东西,要买带精解的那种,有的同学把真题做了好多遍读了好多遍背了好多遍对英语水平有帮助。作文有许多同学都是背了很多作文,这是一种方法,我也试过,但是背了之后,我发现自己过两天就会忘记,而且一本厚书背下来也很耗时间。所以我改“背”为“看”——也就是我会认真的看每一篇的思路,把句子主干划出来,然后看它是怎么来将短句写成长句的,最后逐渐形成自己的套路。考前网上会有很多什么所谓的高分甚至满分模板,也看到有同学说买了但是没法用,因为万能模板不可能百分百适合每一类主题。我写作的时候有一种习惯,就是我会要求自己必须用几种句型,比如强调,倒装,祈使等,具体的会看文章内容而定。因为文章看了十来篇就大致知道写作套路了,所以就整理了自己的模板~结果看来,我自己整理的模板也不是很差嘛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它主要研究的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备考阶段,你需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如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这些基础概念的理解是后续学习的基础,也是解题的关键。
掌握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例如,了解钢、混凝土、木材等常见建筑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理解它们的弹性、塑性、韧性等特点,这将帮助你在实际问题中做出正确的判断。熟悉并能熟练运用胡克定律、欧拉公式、泊松比等基本定律,这是解决复杂力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再者,材料力学中的极限分析和稳定性问题是考试的重头戏。比如梁的弯曲、扭转、剪切等问题,以及压杆稳定性的判断等,需凭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能力。这里的学习方法是,不仅要理解公式背后的物理意义,更要凭做题来熟练应用。
实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也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在复习过程中,要重视课本中的实验案例,理解和掌握如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我强烈建议你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与他人一起探讨问题,加深理解,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简单的结构模型,并分析其受力情况,这会极大地提高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