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理论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作为一门时政性极强的科目来说,并不需要像英语那样很早就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因为后期所有类型的大题都会有老师整理出来的,如:肖四、蒋五等这些考研必备试卷。关键说说选择题,其实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就是选择题了,所以题的分值占比很大,而且也是考生丢分很大的一部分,尤其多选,5道多选和一整道大题的分值一样,所以考生要自始至终都要重视政治选择题。一定要多练习。我这次选择题答的还可以,我在前期主要练的1000题,写完对完答案,我会把答案写到书上,之后再反复看。有很多人说要做好几遍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我觉得还是需要整理错题,把错题都要搞明白了。10月份之后就开始做肖8的题,这时也只是做选择题,方法也一样,整理分析。之后买的肖四,蒋五,任四,注意,做这些押题试卷时,一定不要盲目做,首先,自己要计时,最好20分钟完成。之后要整理每套习题中的类似题目(尤其时政),然后在背大题的同时也背自己做过的这些选择题就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9月份,我开始从基础复习,把复习全书和课本都过了一遍。十月我把660题做完了,然后再回过来把暑假练习过的题目里的难题、错题和660题里的错题难题重新做了一遍。10月份一开始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真题我没有做太前面的,就开始从05年做到了16年的,前期基本保持一天一套的状态,后来稍微缓了下,两三天一套,花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做完了这些真题。这里我想说每个人的程度不同,做试卷的频率可以不同,但是每套试卷必须严格控制时间,拿出考场的状态来做,然后考完严格批卷,搞懂错题难题。真题做完之后,我就开始做李永乐的冲刺六套卷和张宇八套卷,这些冲刺卷的难度是相对较大的,因此不用太在意分数,它们就是用来巩固知识点和保持状态的,没有规定必须做,重点还是在真题。总之在剩余的时间,我就做冲刺卷,然后边做边看之前的错题,把平时练习题、660题、真题、模拟卷错题反复看。11月以后每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四个小时左右了。但是8套卷能让你清醒,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认清现实才能百战不怠。
考研英语方面:
我这个就随便分享一下吧。前期背单词,学了很多长难句分析的技巧,做了阅读。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我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改我的作文时候都改了很多地方。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这两者是理解一切经济现象的基石。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如消费者如何决策,企业如何生产等;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运行,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就业等问题。深入理解供求关系、边际效用、市场均衡、GDP、货币政策等基本概念和模型至关重要。
掌握数学工具的应用是关键。理论经济学的许多分析都需借助数学,比如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特别是博弈论、动态优化等高级理论,更需扎实的数学基础。在学习过程中,我会尝试将经济模型与数学公式相结合,凭实际案例去理解模型背后的经济学含义。
再者,阅读经典文献和关注时事新闻也是必不可少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往往源于现实问题,所以要了解最新的经济研究成果,阅读经济学家的经典著作,如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等。凭分析国内外重大经济事件,提升经济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实践应用也很重要。参与一些经济模拟实验,或者尝试解决身边的一些经济问题,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持续的自我挑战和反思是进步的动力。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不断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并从中找出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提升。定期回顾和反思,确保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长期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