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对政治投入了不少精力,因为去年差点没过线,尽管总分还算不错。我从九月开始着手复习政治。这个科目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时事政治五个模块,每个部分的重点都各有不同。我想强调的是,单纯听课是不够的。我会听完一章课程后,查阅肖秀荣的书来补充遗漏和巩固记忆,接着做肖秀荣的一千题,第一次使用铅笔做题,标记出不确定的部分后再擦除答案。这样第二次复习时,只需关注之前标记的地方,并测试自己是否还记得答案。
具体到各个小科目,首先是马哲,由于授课时间有限,老师只会突出关键点,有些内容得自己去补充阅读。这部分变动不大,使用旧版教材也无妨。其次,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我还打印了讲义。学习这一部分的关键是要从宏观角度理解,将各个小节相互联系和比较,别被细分的章节束缚。听完一遍课程后,我会经常回顾讲义,查找关联,收获颇丰。再者,历史部分,老师的讲解可能较为概括,但足以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我们初步了解当年的时政热点。接下来是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内容繁杂,我采取的方法是每天总结一章,用八天时间完成,自己在A3纸上绘制思维导图并列出每章的框架,效果显著。最后,关于时事政治,我购买了肖秀荣的小册子,多看几遍,自然而然就能掌握了。
考研数学方面:
在提升阶段,我主要专注于深化学习。这期间,我仔细研读了陈文灯《数学复习指南》中的高等数学章节,李永乐的《线性代数复习讲义》,以及姚孟臣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例题精讲》,每本都至少通读并做了笔记三次,特别针对关键和复杂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解读。另外,我全力以赴地完成了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并在完成后再次进行了解题分析。我还特别整理了所有做错的题目,进行细致的反思和总结。
考研英语方面:
在备考过程中,作文可分为短文和长文两大部分。初期阶段着重提升阅读能力,而到了中后期则应转向作文的专项训练。建议选用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一书,此书首先涵盖了短文部分,随后是长文部分,同时适用于英语一和英语二的考生。书中不仅提供了历年真题的优秀范文,还全面讲解了各种类型的作文及其范例。使用这本书时,遵循其指导方法,大量背诵并务必动手实践,反复撰写并修改,以形成个人独特的作文架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微观经济学,这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等是关键。你需深入理解每个模型背后的假设,以及这些理论如何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微观经济学的重要部分,需有一定的理解力和分析能力。
宏观经济学方面,GDP核算、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普斯曲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效果等是核心内容。特别是要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如何影响总需求和总供给,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经济增长、就业和价格稳定。对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如 Mundell-Fleming 模型和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果,也需有清晰的理解。
在实证分析和统计学部分,你需熟悉回归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多元线性回归、异方差性处理、自相关性处理、工具变量法等。Eviews或Stata等软件的操作技能也很重要,因很多实证研究都需凭这些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非常重要。一方面,扎实地阅读教材,理解并基本概念和理论;另一方面,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关注当前的经济热点,结合所学知识去分析,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加讨论组或者找个研友一起学习也是非常有效的。你们互相提问,共享学习资源,共同解决难题。遇到不理解的地方,不要害怕求助,导师、同学甚至网络社区都能成为学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