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英语笔译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亲身经历分享:(1)政治复习不必过早启动,八月份开始就足够了。(2)学习政治必须注重实效性,每日的规定动作不是关键,关键是能牢记那些零散的知识点,可以利用诸如口诀或框架等策略来帮助记忆,避免将琐碎内容堆积到最后一刻。(3)后期的背诵工作不能掉以轻心,其强度和难度可能会超出预期(至少对我这位理科生来说如此)。拿到肖八小册子后,大题部分应立即着手背诵,毕竟肖八通常在12月中旬才发布,时间紧迫。(4)选择适宜的参考资料极其重要。若在复习中期发现书籍不适合,务必勇于自我审视并迅速更换,这是非常关键的。时间如同单程列车,无法倒回,因此效率远胜于盲目努力。切勿等到考试前十天才追悔莫及!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最重要的就是真题.你不能单纯的把真题当做题.而应该把他当做一本值得研究的书.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好好研究过去.包括阅读题的问题和选项都是这样.每一遍做都要研究为什么选这个?在文中找到依据么?为什么不选这个?我到后期第三遍做真题以后就从应试的角度整理的很多东西.包括文章容易出题的点有哪些?比如有主旨啊例子啊转折啊某人观点啊等等.正确选项有什么特点?错误选项喜欢怎么个错法?真题的文章结构有什么特点?审题要注意什么东西?光阅读就总结好多张纸了.还有翻译啊作文啊都很很多可以总结的东西,比如翻译常考的词?翻译常出现的句型?被动句怎么翻译?否定的翻译有哪些情况?各种情况的出现的标志是什么?等等可能这些东西很多书上都有.但我坚持认为书上的东西不是你自己的.看进去以后或者你自己得出的才是你自己的,我自己总结的这些东西,在我复习考研英语的过程中很受用.但是这些总结的前提就是你已经深入研究过真题了,记住是研究而不是单纯的做完真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英语翻译基础,这是一门需扎实语言功底和丰富实践的科目。我认为,词汇积累是关键。每天坚持记忆专业词汇,特别是法律、科技、文化等领域的术语,这是提高翻译准确性的基础。多读、多译各种类型的文本,如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帮助理解和掌握不同文体的语言特点。我还推荐使用CAT(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如Trados或MemoQ,它们能帮助你熟悉翻译行业的工作流程,并提升效率。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的准备需广泛阅读和深度理解。对写作部分,不仅要注意语法规范,更要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建议多练习撰写各类文章,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和应用文,不断提升自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对百科知识,这是一个覆盖面极广的领域,从历史、地理到科技、艺术,都需有所涉猎。我习惯凭阅读《中国大百科全书》、《世界通史》等书籍,以及订阅各类科普期刊来拓宽视野。关注时事热点,了解国内外最新动态,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至关重要。将时间分配给每个科目,每天坚持一定的学习量,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定期自我检测,做模拟试题,帮助找出不足,及时调整复习策略。还要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如MOOCs、论坛等,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料和经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