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切忌投入太多时间和看的过早。因为这样会浪费其他学科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效率与规划也不一样,所以千万要按自己的学习习惯来,别人云亦云。政治跟紧肖秀荣大大,看书、做题都可以。我买了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不错吧。知识点比较细致,可以扫除盲区。我正式准备已经8,9月份了,每天3~4个小时完全够了。冲刺阶段买本风中劲草,各种押题卷必买,还有一本全年热点。其实不需要为了用什么资料太过于纠结,还有人用红宝书之类的,事实证明,大家不管用什么材料,考出来都差不多哈哈哈~~
考研数学方面:
我最初学习数学是通过阅读教科书,但由于时间紧迫,我在看完微积分的部分后便立即转向了全面复习。不必过于深入地研究教材,因为在复习全书中有很多实践题目等待解决……我用了十天时间匆匆完成了微积分的学习,接着便一头扎进了李永乐和李正元合著的《复习全书》。我购买的是李永乐版的大红皮版本,但实际上它并不实用,所以我并不推荐。只是当时购错书籍后,因更换不便而作罢。对于全书中的线性代数部分,我没有使用,而是选择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讲义,它的实用性极强,我强烈推荐给各位。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是英语的基础,所以掌握好单词,英语自然就比较容易一点。有六级英语铺垫,英语感觉比较轻松。一定要记得:单词和阅读必须同时进行,因为这样会运用单词,单词记得更牢固。当时听老师的话,一个月做一套英语卷子,把每个单词都记牢,把每道题都弄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单词,是可以出现在题干中的。题干,就是阅读的问题那部分。这种单词一般表示态度、进行判断什么的,很重要。因为阅读文中的单词,不会还可以通过上下文推测,而题干中的单词一旦不明白意思,或者感情倾向,基本上就要靠人品了。所以这类单词要特殊注意一下。有人曾经推荐过后期专门做题干的整理,可以借鉴。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这包括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机会成本、边际效用等基础概念。这些是经济学大厦的基石,必须牢牢把握。在中山大学的入学考试中,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考察的重点之一。
要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比如,宏观经济中的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微观经济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生产决策等。这些都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需凭大量的阅读和思考来深化理解。
再者,实证分析和政策评估能力也是经济学科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要求不仅要知道理论,还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失业率等问题。中山大学的试题往往结合实际,考察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阅读、笔记、练习。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是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做笔记则是整理和深化理解的过程,帮助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系统性的知识网络;凭做题和模拟考试,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并在此过程中发现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经济学是一门需大量实例支持的学科,关注时事,理解并分析经济现象,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也能为答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中山大学的题目常常涉及现实案例,所以保持对经济新闻的关注是非常有益的。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建议大家找到合适的研友,一起讨论,共同进步。保持好的心态,自己,坚持不懈,这是考研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