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提及政治,如今提起总会充满感慨,当年的学习过程让楼主倍感煎熬,最终只是勉强过关。九月下半旬才开始着手复习,初次阅读(红宝书)时非常粗浅,几乎是快速浏览,同时搭配(肖)1000题做练习。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奏效,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时间耗费了,却没有深入理解内容,导致心态逐渐焦虑(随着时间推移,复习压力日益增大)。这无疑成了楼主所有学科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因此,建议初读时务必认真,避免草率,因为后期时间宝贵。提前打牢客观题的基础,深刻理解知识点,主观题通常依赖于背诵模拟试题,楼主选择了肖四。当考试中遇到大题时,之前几乎让人崩溃的选择题环节竟让楼主的心情平复下来。
考研数学方面:
这样一直到9月中旬,做完了660,全书又刷了一遍,开始严格按照考试时间(8:30-11;30)做真题,真题我用的张宇的30年真题。因为中间有时因为学校的事会耽搁一下,所以直到10月份末,终于做完了第一遍真题。接着我又做了30年真题,还蛮有收获的。合工大的历年模拟题我也做了一些,但当时觉得太难,所以做得不多,大概10多套左右。其实我觉得可以多花一点时间在这个上面的。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单词的背诵是贯穿整个备考过程的,千万别偷懒。我用的单词书是恋练有词,因为我觉得绿皮和红宝书太厚了。我把单词过了一遍,并且把所有的单词句子都抄了一遍,事实证明,这样虽然很慢,但是记忆效果很好。之后你就背自己的笔记就好啦。当你把单词背完一两遍之后,你会发现,做阅读的时候还是记不住单词,这是正常的,那么怎么样才能加固呢?这里给大家一个小方法,也是我之前从老师那里学到的,就是把每篇阅读真题精读,把里面不会的单词记下来,查一下词典。我整个考研过程记了三个笔记本的单词,两个笔记本是恋练有词,还有一个是考研真题单词,这个过程会很慢很痛苦,但只要精读几年真题,你的阅读水平就会突飞猛进,整个过程坚持下来,你会受益匪浅。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理解和掌握地质年代的基本概念,包括地质年表、岩石类型及其成因等。这些基础知识是分析地球历史和地质现象的基础。对岩石类型的区分,尤其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特性,需凭大量实践观察来深化理解。要熟练运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这是确定地质事件时间尺度的关键工具。
地质构造理论,如板块构造论,是地质学的核心内容。需深入理解板块的运动机制,以及它们如何塑造地球表面的地貌,包括山脉的形成、地震的发生、火山活动等。这不仅需理论知识,也需具备解读地质地图和遥感图像的能力。
再者,地质过程的理解离不开地壳物质循环的知识。从矿物质的形成到水文循环,再到碳循环,这些都是地质系统动态平衡的表现。学习这部分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复杂的地质过程。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阅读教材和参考书是必要的,但实地考察和实验同样重要。利用学校的实验室资源,模拟地质过程,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交流思考,能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定期复习和做练习题也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式。对难以理解的部分,凭查阅相关文献或教老师来解决。在理解和应用上下功夫,真正掌握地质学基础,并在未来的学习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