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资产评估硕士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在准备初期,浏览一下当年的重要事件,不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实际上,如果你理智地评估目前的研究生入学考试状况,尤其是那些顶尖学校的竞争极其残酷,每一分都至关重要。你会发现,政治科目绝对不能成为你的短板,反而应该尽可能提高分数,因为最终决定胜负的是总分。让我们回到政治学习的话题,在暑假期间,你需要对政治有个大概的认识,我习惯于早晨学习政治课程,晚上则按照教师的教学进度完成相关习题。9月到11月,进入政治的第二个复习阶段,每天分配半小时给它,这段时间的主要注意力应集中在专业课上。11月中旬开始全力冲刺政治复习,持续两周,同样是上午上课,晚上按部就班做题。我想推荐一些政治教材给后来者,比如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以及《知识点提要》。要注意每个阶段使用相应的书籍。这些是考研者必备的经典资料,简而言之,《风中劲草》侧重于提炼关键知识点,《1000题》全是选择题,而《肖8》和《肖4》则是后期推出的完整试卷集。《风中劲草》可能显得单调,但它确实有效,每次仔细阅读都能显著提高做选择题的能力,因此在考研过程中,阅读十几次是非常有益的。《1000题》我大约做了两遍,一次肯定是不够的。《肖8》可以作为练习使用,《肖4》可以选择一两套进行模拟考试。这些书不会一次性全部出版,《风中劲草》最先发行,其他随后,而《肖4》通常在考试前夕才发布。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方法相当直观,可以概括为四字原则:海量刷题。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我按照既定计划研读选定的大部头教材。到了真题和模拟题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能找到的试题集,包括张宇的二十周年真题合辑、最后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尽管已多年未更新)。我在两个月内坚持每天一套题并进行深度剖析,总计完成了60套题目。有一点经验值得分享:过度刷题而忽视基础可能导致选择题错误频发,所以我建议大家务必深入理解教科书中的定理。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初步阶段,我会专注在背单词上,平均每天投入2到3个小时。当英语学习进行到一定阶段,积累了足够的词汇量,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实战演练——做历年真题。做真题的主要好处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多次练习,我们会发现很多单词在阅读中频繁出现(多年真题对比就能看出一些高频词),这有利于我们抓住关键词汇;二是需要深度剖析试题的设计思维和角度,只有多做几次,才能逐渐领悟其中的奥妙;三是真题能让我们感知难度,据此调整复习计划,特别是近年的题目更为重要,因为大家都认为考研英语颇具挑战性。对于如何复习以及需要多少时间,这些都应根据个人的英语水平来决定。清楚自身的起点,了解与目标的差距,这样才能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和路径。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资产评估的基本理论至关重要。资产评估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它涉及到资产的价值判断,包括市场价值、投资价值、清算价值等各种类型。你需深入理解各种评估方法,如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比较法,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对这些理论,不仅要在课本上进行扎实的学习,还要凭阅读相关文献和案例来深化理解和应用。
对财务知识的熟练掌握也是必不可少的。资产评估经常需处理大量的财务数据,如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等,熟悉会计原理、财务分析技巧以及经济指标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对金融市场和经济环境的理解也会影响资产的估值结果。
再者,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凭参加模拟实验、实习或者参与实际的评估项目,提升自己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不仅能加深理论理解,还能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实战技能。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也很重要。资产评估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评估标准、法规政策时常更新,所以定期阅读行业报告、关注政策变动,能帮助你保持知识的新鲜度。
我要强调的是,好的复习规划和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每日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消化。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模拟真实的考试环境,以检验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