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这门课程有个系统的认识,在接下来的学习当中,至少有方向。我想说的是,不管你喜不喜欢,不管你有没基础,一定要有个正确的态度,这是考试,并非你我的好恶可以决定的。有时,你投入了之后,其实,也是很好玩的。譬如,哲学,都是讲这个世界最根本的一些东西,这绝不是你背诵下来就能考高分的,自己多想想,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肖秀荣1000题(做3遍)3肖秀荣的八套卷4肖秀荣的四套卷(每年12月份才能在淘宝上买的到)5蒋中挺最后五套卷6历年真题7米鹏六套卷+三套卷先看精讲精练对应做1000题,一定要做3遍以上,错题看5遍才可以;之后做历年真题;之后做肖秀荣八套卷;之后做米鹏和蒋中挺的卷子;最后12月份买上肖秀荣四套卷以上说的都是选择题,只需要做选择题接下来说大题,把肖秀荣17年出的八套卷和四套卷的大题都背下来,每套5个大题,一共60道 大题就没问题了.
考研数学方面:
从大三上学期开始看书,第一遍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第三版(虽然推荐教材是第六版,但是第三版我觉得就足够了,而且薄很多,觉得第三版的排版比第六版排版清楚,第六版的小字看的密密麻麻的脑袋疼,所以就用的这本书)第一遍过书就是做例题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有很多的那种只做单数或双数,类型是一样的),大概了解个知识轮廓,做到心里有谱。强化阶段数学的主要工作:做笔记,复习笔记,看张宇18讲,9讲。
考研英语方面:
学习提议:保持连贯性至关重要。对于英语而言,恒久的练习是关键,因此每日都应投入时间记忆单词。记忆单词有两个要点:首先,按照规划每天攻读几页单词书,早晨浏览一遍,午后再次翻阅,晚间再巩固。遇到不懂的单词不必停留太久,看英文不明白含义就扫一眼中文解释,然后继续下一个。快速地完成每日任务。大约两周内完成一整个轮回,然后开始新的周期,每一遍都尽量加快速度,强化记忆。其次,可以使用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来练习。频繁查阅词典以确保每篇文章无生词,通过文章内容加深对单词的记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选择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基础版足矣,最好能做两遍,以熟悉词汇和文章的风格。高级版则不建议。对于真题,推荐做三次,以便掌握命题的要点。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物理化学涵盖了热力学、动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框架。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是理解物质能量转换和平衡状态的基础;动力学则关注反应速率和机理;量子化学则是解释微观粒子行为的关键。深入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理论是首要任务。
公式运用需灵活熟练。物理化学中的公式繁多,每个公式都对应着特定的情境和条件。例如,在解决热力学问题时,要准确判断使用哪个状态方程;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要懂得如何应用Arrhenius方程。不仅要公式,还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再者,实验和计算能力同样重要。物理化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推导,还需凭实验来验证理论,凭计算来解决问题。比如,凭实验测定反应的热效应,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热力学分析;或者凭计算机模拟来探索分子结构和反应路径。这些实践环节能帮助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
持续的复习和练习不可忽视。物理化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需时间去消化和巩固。定期回顾,做适量习题,是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有效方式。遇到难题不要怕,挑战自我,往往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