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单选及多选:基本就是考大纲里的内容了,少数是时事。大纲是我查阅细节的资料,请相信我,大纲才是王道,你只要通过其它方式了解各章节重点就好,这是政治,最多哲学部分晦涩难懂一点,其它部分大纲都写得很详细很清楚了,你需要做的是先一遍一遍的看它们,慢慢熟悉它们,然后按重点记住它们,建议到了后期可以自己疏理每章的构架、重点,以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自己看着这份构架图去还原每个知识点,这就达到了极致:把一本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当然不可否认,这需要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大题:第一题肯定是马哲,基本都是给例子让你说明用了什么原理,然后对现实生活有什么意义,我们应该怎么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么说来解答也就简单了吧,就按这思路去靠大纲的内容呗,这是死的。之后的大题无非是经济、政治、社会管理、改革、文化建设、历史联系现实、道德和法律这几个方面,解题思路都是先读材料,马上联系回大纲里对应的内容,联系材料表达出来,然后一般都需要再联系现实去扩散,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即可。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英语的后期模拟练习至关重要。自十二月初起,我便养成了几乎每隔三天就进行一次模拟考试的习惯,通常是在下午两到五点之间,我会在自习室专心致志地模拟考研英语,用的是张剑的五套题以及最后的五套模拟题。模拟的重点不在于得分高低,而在于能否妥善管理时间。毕竟,在真正的考场中,紧张情绪在所难免,一旦时间规划不当,很可能导致整个考试状态下滑,甚至可能导致考试结果不尽人意。我想特别指出模拟测试的价值,就我个人而言,基于前期对真题的深入研究后再进行模拟,效果相当理想。这次的英语考试相对容易,我对选择题部分的整体表现感到满意。
以上所述,我已经大致概述了我的初试经历。备战国考需要的不仅是毅力和耐心,还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必须始终保持一贯的努力,绝对不能半途而废。坚信只有付出,才能换来回报。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并掌握历史的脉络至关重要。历史是一个连贯的整体,各个时期并非孤立存在,是相互影响、互相衔接的。在复习过程中,我会从宏观上把握中国历史的大框架,如朝代更迭、社会变革等,再深入到每个具体的历史事件,这样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重视教材和参考书。华东师范大学的历史学基础考试,虽然范围广泛,但其核心仍围绕主要的历史教科书。我建议你们精读几本权威的历史教科书,如《中国通史》等,并做详细的笔记,将重要的人物、事件、政策等归纳整理,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再者,阅读原始文献和研究论文也是提升理解深度的重要途径。凭阅读古文史料,加深对历史背景的理解;研究论文则帮助你了解学术界的最新动态和争议焦点,这对答题时提出独特的见解非常有帮助。
历年真题的练习不容忽视。凭做真题,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模拟考试环境,控制答题时间,也能提高你在实际考试中的应对能力。
历史学基础不仅测试记忆力,更是考察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在复习中,要尝试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思考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影响,培养自有的独立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