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大规模准备政治考试并不理想,可以偶尔浏览精讲精练,练习一下1000题,初次尝试推荐使用铅笔。待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就可以抛弃精讲精练,专心研究大纲,最好是学一节做一节的1000题,以巩固记忆,否则容易遗忘。在做题过程中,对于频繁出现的重点知识,可以尝试记忆,为解答大题目积累素材。十一月的重点则是掌握答题策略,并确定一部分需要背诵的内容。概括来说,关键在于多做题。选择题部分,主要测试大纲知识点,小部分涉及时事。反复阅读教材,逐渐亲近并理解这些知识,之后针对重点进行记忆。后期可尝试整理每章的结构和要点,用大、中、小括号构建框架,以此辅助回忆每个知识点,这样就实现了从繁到简,再从简到繁的理解过程。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
考研数学方面:
在初期复习阶段,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仔细研读教科书和综合复习资料,并确保全力以赴解答每一道复习资料中的问题。遇到困难的部分可以用显眼的标记做好记号,以便日后集中精力复习这类题目。我习惯将复习资料的习题抄录到笔记本上,随后详细写下解题步骤,以避免答案干扰自己的思考过程。最终,我竟用了四个笔记本来归纳总结,实在有些出乎意料。进入第二轮复习,依旧要细致地阅读复习资料,逐一排查知识盲区,重温做过标记的题目,对于仍然困惑的部分,则用另一种色彩标示出来。每一章的重点内容都需要整理并进行专项训练。到了第三轮,主要任务是对那些尚未掌握的难题和遗忘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从而全面理解整个学科。数学学习强调思维逻辑,缺乏思路便难以解题,因此有必要整理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例如,解决不同类型极限问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做数学真题时,应在设定的时间内完成,借此机会再次理清不熟悉的内容,并尝试触类旁通。后期,模拟试题是提升能力的关键工具,市场上的选择很多,尽可能多做一些。虽然大部分模拟题相似,但像李永乐这样的精选题目可以有针对性地去做。
考研英语方面:
我是在暑假期间开始接触真题的,因为真题有着无法被替代的价值。英语的真题集萃了精髓,务必深入钻研。我个人使用的是黄皮书系列的真题解析,感觉它的讲解十分详尽,质量很高。第一次做时,我会选择用铅笔,并严格控制时间,选择在下午进行,晚上则用来核对答案。接着的一周,我会专心消化每种题型、词汇和语法规则,以一周为周期完成一套题目。完成后,我会擦除铅笔痕迹,以便进行第二次练习。这样一来,再继续做下去就会更加得心应手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宏观经济学是理解全球经济运行的基础,它涉及到GDP、通货膨胀、失业率等关键指标的理解和分析。我在学习这部分时,注重理论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凭阅读新闻报道和学术论文,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对现实世界的洞察。
微观经济学则更关注个体行为,如消费者决策、企业生产等。我建议凭构建模型和解决供求问题来深化理解。掌握市场结构类型(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及其特点也非常重要。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我主要侧重于熟悉各种金融工具、金融市场运作机制以及金融机构的角色。这部分需大量的记忆,但知识点的,尝试理解其背后的逻辑,能帮助在解题时迅速定位。
投资学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各种投资策略。我建议大家不仅要理解基本的投资理论,如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还要凭模拟交易或者阅读投资报告来提升实战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实践”是最有效的。对理论部分,我习惯先理解概念,再凭做题巩固;对计算部分,我会定期进行模拟练习,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参加在线讨论,查阅专家解读,这样既扩大了我的知识视野,又锻炼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我会合理安排时间,确保休息充足,避免过度疲劳。定期回顾和自我检测也是提高效率的好办法。